2016年9月15日,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子们相约华清宫,参加景区节庆互动活动,并一起吟诗度中秋。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互动活动中,学子们
①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②须无意识接受中秋文化的熏陶
③要对中秋文化自觉地加以改造
④应该保持和发扬优秀中秋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表明
①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家才有用武之地
②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促进社会发展
③不同时期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
④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文化是软实力,但要由硬实力来支撑。这启示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
①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物质力量
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互联网+农业”将大幅推动智慧农业的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推进农业规模化,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互联网+企业”可以使企业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原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对市场需求迅速反应,实现产品个性化,真正面向市场促进技术研发,实现“中国智造”。
“互联网+服务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例如,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互联网”将带来一万亿元的互联网软硬件设施投资,在线旅游交易创造一万亿元产值,成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论证“互联网+”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进入“2.0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整体的法治轨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法治指数与人均国民收入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湖南台 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
材料二 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只有公平竞争,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竟相涌动、良性共赢。所以,让交易更平顺,让“无形之手”更稳健,离不开法治的庇护;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所以,让信用更扎实,也离不开法治的庇护;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提高法治指数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国家这样做的经济生活依据是
①小微型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不断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调整增值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③发展小微型企业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关键作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