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我国,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而高新技术产业却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在消费品领域,国内产品过剩,居民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进行“供给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则是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质量,进而扩大消费需求。
材料二:为了更好的推动科技创新,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国人大新修订了《科技进步法》并对其贯彻和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监督创新资金的使用情况;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对创新的复制,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企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在供给侧改革中我国应如何更好的推动科技创新?
2016年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指出,“我们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④中国与中东各国在根本利益上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年,国家向西藏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16.7516亿元,减贫10万人,力争到2020年实现现有的7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国家推进西藏扶贫工作有利于
A.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B.落实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实现民族振兴
C.为国家统一提供基础,为社会稳定提供前提
D.保障西藏人民依法充分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
“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反腐是一场必须贏的价值观较量,更是一场输不起的生死仗。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凝聚党心,扩大领导权力
B.赢得民心,转变行政观念
C.夯实基础,确立党的领导地位
D.从严治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根据《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有关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要求,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出台了相关意见,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尤其强调要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督和考核问责机制。据此,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①地方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债务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②审计部门要依法加强审计监督,做好政府债券的发行兑付工作
③地方政府要严格执法,依法追究违法举债政府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④人大要加强政府举债及债务风险的监督力度,督促政府量力举债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是“善治”这个政治学术语在中央全会层次的文件中首次使用。“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即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善治”目标的是
①健全公民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
②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与水平
③厘清政府权力范围,建设服务型和有限型政府
④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