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由此可见( )
①我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代表享有选举权、审议权和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
④其他国家机关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我国依法推动把农村妇女进村“两委”工作纳入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步部署,深化妇女议事会、妇女理事会、留守妇女互助组、巾帼志愿服务等工作。这表明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妇女的人身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③农村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得到了依法保障
④妇女进村“两委”是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关键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批准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相互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新修订的消保法实施一年多来,其规定的一些内容并未真正“落地”。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该决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开宣70字誓词,将正式成为我国部分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必须履行的程序。这一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①确立了宪法根本大法的地位,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②有利于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法律意识
③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理解其就职以后享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权为民所用
④突出了宪法作为基本法所具有的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