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当前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当前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9-2013年城镇化率(见下图)

 

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来,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中国城镇转化率达到了53.7%。数据同时显示,2013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45亿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超过70%。

材料二  专家指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关键靠改革。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科学发展观”有关知识分析如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图表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趋势不尽合理,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分离现象严重。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居环境建设水平。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城乡空间的规划管理。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解析】 (1)本题为图表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回答本类试题,要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化趋势不尽合理,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分离现象严重。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分析如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考生从这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即可。 考点:科学发展观 【名师点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时下的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改革开放。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怎样改革”“怎样开放”这张白纸上勾画最初的蓝图,与此相比,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更高层次和更新内涵;要改变粗放型的发展体制和方式;要经过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继承创新之后,形成中国更高、更好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果;要结束5000年陆路文明和农业文明,转而建设海洋文明与海洋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回答,更高层次和更新内涵的改革应包含哪些方面,并分析要把对外开放推进到新阶段国家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全面优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l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M省所采取的推进创新发展措施的依据。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筛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符合绿色发展趋势主张的有 

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

②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原材料价格

③降低低碳清洁能源企业的税收起征点

④加强对传统工业技术的升级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增速下滑的压力,但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会带来后遗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秘书长指出,中国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体现在 

①通过内涵式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②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增长

③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加快发展速度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优化所有制结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大发展,我国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依托,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安居等,大数据不仅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智慧的数据服务,也帮助城市转型升级。我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智慧城市 

①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平均化,改善民生

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④可以根治交通、环境等社会问题,使城市运行更高效、绿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