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哲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所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②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各方面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体现了这一点。(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哲理,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既包括辩证唯物论,又包括唯物辩证法,还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材料中的“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可以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可以从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可以从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说明;“这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发展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数字化时代,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调查显示,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写字不规范,正成为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有专家建议,书法课程应该纳入国民教育,各地各学校应多举办书法比赛、书法公益讲座、书法作品展等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感受汉字之美,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简要说明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

 

查看答案

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江苏省某市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教育市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次的价值准则是(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