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入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国力,也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材料二: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滥用现象严重,19%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农产品品质低,每年农业科研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1/30,生产成本高,利润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吃饱”向“吃好”、“吃环保”、“吃生态”转变,中低端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群体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卖不出去”与“买不到”共存,因而国家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两会”“如何进行家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有的认为国家要制定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规划纲要,以此扭转农业重复生产的现状;有的认为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解决“单家独户”生产模式带来的机械化低、监管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也有的提出要加快标准化步伐,出台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关措施,另外许多网民也纷纷在网络上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选择公民或人大代表的其中一个角色,说明如何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著名艺术家阎肃“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
③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诗句与下边漫画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C.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矿帮扶: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要求
①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符合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阻逾越的障碍,但是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在“人机大战”中以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写下了人工智能发展史的新篇章。这说明
①科技发展使人工智能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人工智能与人脑有相似的信息处理过程
③人工智能只能按照人输入的指令行事,没有社会性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来源于人的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醇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1972年,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据此回答下面的题。
1.屠呦呦的成功,离不开中医药典籍的启发,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史书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因为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可以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屠呦呦早年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发,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一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一发现表明
①坚信事物发展是自然发生的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