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15年12月召开...

材料一: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入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国力,也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材料二: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滥用现象严重,19%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农产品品质低,每年农业科研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1/30,生产成本高,利润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吃饱”向“吃好”、“吃环保”、“吃生态”转变,中低端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群体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卖不出去”与“买不到”共存,因而国家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两会”“如何进行家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有的认为国家要制定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规划纲要,以此扭转农业重复生产的现状;有的认为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解决“单家独户”生产模式带来的机械化低、监管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也有的提出要加快标准化步伐,出台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关措施,另外许多网民也纷纷在网络上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选择公民或人大代表的其中一个角色,说明如何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1)①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或者“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以上四点,任答三点即给满分) (2)答案一:公民 ①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 ②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监督政府落实“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措施,促使政府及时纠正改革工作中的失误。 ③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理解、支持政府推行的农业供给侧改革。 ④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答案二:人大代表 ①密切联系群众,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供给侧改革方案,行使提案权。 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人大会议上审议相关改革的议案,表决有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各项决定,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审议权、表决权。 ③对政府在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工作进行质询并要求答复,依法行使质询权。 ④充分利用包括电子邮件、微信、微博在内的即时通讯工具,积极宣传有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法律法规,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农业改革的建议与意见,尤其要注意食品安全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评分说明:考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范围明确,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材料强调“供给侧结构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说明进行供给侧改革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经济提供持续发展新动力;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基于此,我国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选择公民或人大代表的其中一个角色,说明如何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本题答题知识主体范围明确,即公民或人大代表。若考生选择从公民的角度进行回答,可以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政治生活参与的原则、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等角度进行分析;若考生选择从人大代表的角度进行回答,可以从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的角度来作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质询权、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义务指的是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艺术家阎肃“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促进作用

③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下边漫画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C.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查看答案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切忌“大水漫灌”,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矿帮扶:切忌“蜻蜓点水”,要发扬钉子精神,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切忌“作秀走过场”,要改“输血”为“造血”,用好用活帮扶措施,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要求

①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符合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围棋巨大的想象空间、多变的棋局形势,向来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阻逾越的障碍,但是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在“人机大战”中以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写下了人工智能发展史的新篇章。这说明

①科技发展使人工智能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人工智能与人脑有相似的信息处理过程

③人工智能只能按照人输入的指令行事,没有社会性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工智能”来源于人的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醇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1972年,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据此回答下面的

1.屠呦呦的成功,不开中医药典籍的启发,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史书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因为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可以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屠呦呦早年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发,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一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一发现表明

①坚信事物发展是自然发生的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