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近年来出现了《红高粱》、《南京1937》、《驼哥的旗》、《铁道游击队》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这些剧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荣辱感。
材料二:某些抗战剧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任意篡改和戏说历史,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充斥其中,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抗日神剧”没有尊重历史事实,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一旦被观众信以为真,观众对历史的态度和价值观会产生严重的偏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作用知识分析优秀抗战剧播出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抗日神剧”的错误所在。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这是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的颁奖词。这启示我们
①只有卓越的能力才能创造的卓越人生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④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心态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2015年12月1日,广东惠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大型情景音乐剧《千年之约》在西湖大剧院公演。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文艺工作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待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对待人的态度,从“物大于人”到“以人为本”。人们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思维方式的变化 B.政治体制的变化
C.社会存在的变化 D.社会意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