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混乱,组织管治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材料二:2015年9月13日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该材料对国企改革发展状况分析的正确性。
(2)从探索世界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坚持的两条哲学原则。
(3)结合材料二,作为国企负责人,请你运用“认识社会”的相关知识阐明应如何贯彻《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重视法律对于治国的重要性,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②把“君子”当作“法”的本原,是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
③正确揭示了君子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主次关系
④看到了国家治理要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对简政放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为生产关系的调整,简政放权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简政放权通过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③简政放权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④简政放权是解决我国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 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④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发扬弱鸟先飞和滴水穿石精神,坚持以薄弱村为主战场,以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经过不懈努力,贫困地区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创立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这表明扶贫工作必须
①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扶贫规律
②重视量的积累,逐步摆脱贫困
③坚持辩证否定,抛弃传统观念
④分析具体问题,实施精准扶贫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