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

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从而影响商品消费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化,不同商品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弹性小的商品,比如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很小;反之,所受影响相对较大。材料中两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相比较,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②③正确,选C;①④不选。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解题技巧】曲线试题关键在确定数量关系,借助辅助线分析判断。 第一,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即正相关还是反相关,有的曲线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第二,确定不同数量关系对应的图象,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要读懂曲线,仔细观察随着横轴(自变量)的变化,纵轴(因变量)的变化。但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除外,这些曲线的纵坐标是自变量,横坐标是因变量。一般正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上,反相关图象曲线走向向下。 第三,数形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把题干中的数量关系与曲线对照,直接排除不一致的误项,再对剩余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第四,如果曲线发生平移,可添加辅助线,分析引起平移的因素,借助辅助线比较判断。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定2014年甲国货币的流通速度为5次,政府以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为基准,发行纸币为1200亿元。但由于经济过热,货币的流通速度比2014年增加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保持币值稳定,国家应当发行纸币为

A.6000亿元    B.1000亿元    

C.1200亿元    D.1300亿元

 

查看答案

技客一族,拿特长换生活,如用汽车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瑜珈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

①题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③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属劳务消费        

④“技能互换”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以来,“伊斯兰国”ISIS等国际极端暴恐组织制造了多起惊世恐怖惨案,加剧了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严重冲击了地区和国际秩序。对此,联合国安理会就“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举行会议并通过第2170号决议:决定各国要加强反恐合作,切断极端恐怖组织的资金和外来武装分子来源,并制裁有关人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共同遏制和打击恐怖主义威胁。

上述材料蕴含了“当代国际社会”的哪些知识?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某校高一年级同学认真学习文件,并围绕“我国的改革”展开探究,获取了以下信息。

信息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长的要素和约束条件正在发生变化,结构性问题突出,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审时度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线路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改革,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什么要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

信息二:《决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同学们了解到,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设施意见将于2014年上半年出台,同时要求各省份2014年年底出台当地具体实施办法。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也纷纷围绕高考改革建言献策。

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谈谈在推进高考改革方面应如何履职?

 

查看答案

材料:“人的城镇化”是当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整个进程强调“以人为本”。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人们的居家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身边的生活既充满幸福和快乐,也伴随着烦恼和忧愁。当我们遇到了下列事情时,又当何去何从?

设定主体

具体情境

假如我是普通公民

小王在城区的旧家,因涉及道路扩建,但在未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被政府执法大队强行拆除

假如我是居委会主任

小区养狗日增,引发养狗人和不养狗人之间的矛盾,存在较大的治安隐患

假如我是户籍民警

新生儿父母到派出所登记户口未带齐相应证明

根据材料的设定主体和具体情境,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分别说明可行的解决办法和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