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①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征,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我国的和平发展把国内发展与外开放统一起来。 ③秉承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我国在和平发展中睦近交远,以和谐精神为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说明我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说明我国发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特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说明我国秉承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本题结合以上方面回答即可。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民族精神 【特别提示】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也不能说先发展,后继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答案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省南阳市内乡县县衙三堂门前,悬挂有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乡县知县高以永撰写的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幅对联反映出高以永

①崇尚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

②强调权为民用的为官之道,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③追求宠辱不惊的为官心态,彰显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

④主张爱民敬民的从政道德,具有净化官风的积极意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伦理道德是制约商业欺诈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善良心性,很早就提出了“仁爱”的思想。拥有“仁爱”之心的生意人,总会掂量每桩生意对自己意味者什么,对他人又意味着什么,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要求我们

①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应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克服市场弊端

③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④应坚持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满足人们需求的多层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