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
C.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 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2013年12月4日,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有利于
①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培养我国公民的文化自觉
③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15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答下面的题。
1.今天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佳节,还被赋予了敬老、爱老等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我国政府于1989年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下列观点与材料意思不一致的是
A.文化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
B.庆祝民族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D.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
2.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节食“糕”,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重阳糕各地无固定品种。南方的重阳糕一般以米粉来做,糯米粉为主,加水搓揉后放入食糖上笼蒸熟,漂亮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阳糕,最为著名的发面花果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这表明
①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②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③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各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特征
④各地区文化都在本区域内独立形成并保持着各自特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最早设立,定位为全民共享法兰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节日。如今,文化遗产日已经成为整个欧洲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在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举行,活动期间有五十多个欧洲国家向公众开放大量历史性建筑,让世界各地的民众聚焦欧洲,感受文化传承。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
A.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 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增强民族优越感
C. 保护文化遗产,必将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D.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媒体是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要加强传播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与周边国家媒体开展交流合作,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营造于我有利的周边舆论环境。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传媒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②无论何时,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③传媒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消除彼此的隔阂
④媒体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促进邻国对中国立场主张的理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作家王蒙曾说:“百十年来谈中华文化都绕不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具有的重要价值有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