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是我的作业本,老百姓是我的老师,我希望老师每天走在大街上,都会说我的作业完成得不错。”“十八大”代表方丽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做好保洁员工作,将简单的工作做得不简单。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决定作用
B.人生价值主要体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
C.要在轰轰烈烈的事业中追求自身价值
D.要在奉献社会的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国家发改委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通过宣传低碳理念。引领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低碳理念的哲学依据是
A.价值观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C.价值观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
曾几何时,人们普遍推崇“工作着是美丽的”,把追求生活品位的行为斥为“小资产阶级情调”。如今,人们开始崇尚“美丽地工作着”,大胆地追求生活品位。这表明
A.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必然不同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享乐主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D.社会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说:“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这一论述蕴含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要首先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民谚“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
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