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注:据测算,...

26分)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严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注: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每年餐桌上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 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

材料二 时下提起美食人们除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赞誉更多的是对 舌尖上的浪费的担忧。20131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了一项公益活动——“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后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有人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了,浪费一点,就是多消费一些,也是扩大内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16分)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推行光盘行动的合理性。10分)

 

(1)经济信息: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进口粮食比率不断增加;而粮食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认识: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扩大内需要求适度消费,但必须反对浪费。我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要求我们推行“光盘行动”,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倡导“光盘行动”能够促使人们厉行节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核心,考查经济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解题的步骤,首先要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进口粮食比率不断增加;括图表时,要注意不要忽视“注”所包含的信息。根据小注中的信息粮食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信息。对观点进行评析时,既要肯定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又要反对浪费,并指出节约资源的必要性。 (2)考生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这一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推行“光盘行动”的合理性。分析其合理性,一方面可以从推行“光盘行动”的必要性说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的大量存在是我们推行“光盘行动”,形成人人节约的良好风气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从倡导“光盘行动”能够促使人们厉行节约,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的角度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了消费的反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晋初年思想家傅玄在《杂诗》中说: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下列与之蕴含的励志理念相一致的诗句是(  )

A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B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查看答案

2013823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个人四风问题专题学习交流会上指出认真查摆问题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整改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解决矛盾

实践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 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种观点(  )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相生相克解释世界包含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0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

A西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C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D文化发展是先进民族文化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如:中国大妈、上海法官嫖娼案、北涝南旱、北京最牛楼顶别墅、韩亚空难、冯氏春晚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