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自新一届政府成立一年来,关注民生、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习近平主席阐述中国梦、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并约法三章等都引起了人民的关注和网民的热议。以下是某校高中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三 2013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在四川视察时指出,四川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就是9000万四川儿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四川状态。在当前,这种状态仍然是建设新四川的强大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抗震救灾精神一道融入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
(1)请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9分)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9分)
(3)请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四川状态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的原因。(9分)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有进的原则,2014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尽管与2013年提法一致,但在具体实施上会有新的变化。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意识有时超越时代具有前瞻性
C.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更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中国已经进入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 )
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把科学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电影《逃离德黑兰》问鼎201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艺术的表现手法,紧张刺激的情节,演员的出色表演,自然是这部电影勇夺“小金人”的原因,但“政治”永远不会在奥斯卡奖评选中缺席。材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借助文化产品可以达到政治目的 ④人们的政治生活取决于文化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