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3分)材料一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微博正逐渐成为网络舆论“主战场”,但...

(13分)材料一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微博正逐渐成为网络舆论“主战场”,但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

一名忧心忡忡的网友认为:“微博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制造了机会,严重危害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关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

(1)请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这名网友观点的认识。(7分)

材料二  由于微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政府机构、政府官员也建立起自己的微博主页,打造政务微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成为民众与政府机关沟通的平台,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但也有一些政务微博不能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对此,有人指出,政务微博,不仅要代表官方形象,而且要接地气,说人话,传递正能量。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务微博如何才能接地气,说人话,传递正能量。(6分)

 

(1)①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 分)②坚持两点论就要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这名网友只是看到了微博所带来的问题,而没有看到微博的积极作用,如方便人们传播、交流和分享信息。没有做到全面分析微博的影响。(2分) ③坚持重点论,就要求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该网友没有认识到在现阶段,微博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微博传播谣言带来的危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就此否定微博存在的必要性。(2分)④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应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防止支流影响或改变事物的性质。(2分) (2)①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政务微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打造平等交流平台。(3分)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传递正能量。(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题目类型是认识类,本题知识具体明确,直接表述原理方法论,即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同时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分开表述,同时结合对微博的认识分别进行分析,即包括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看到微博所带来的问题,也要看到微博的积极作用,坚持重点论要求我们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认识到微博积极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危害是次要方面,最后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对微博要加强管理,完善法制,防止支流改变事物性质。 (2)本题知识限定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题目类型是措施类,侧重方法论,解读设问接地气说人话传递正能量,围绕人民群众展开,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围内有两个,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侧重方法论即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考点: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分)材料一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使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互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11分)

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但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城市管理者的一个重大课题。W市政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参照国际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和文明交通理念,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

(2)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W市政府是如何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的。(6分)

 

查看答案

(8分)做好2013年经济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要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深化对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认识,积极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8分)

 

查看答案

“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全部的精神贯注到这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这句话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A.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B.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查看答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查看答案

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表明,中国改革要啃“硬骨头”。下面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