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6分)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

(16分)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我国科研成果40%多,有时是20%多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远低于发达国80%以上的水平。这在于,一是我们的研究成果不是生产当中所需要的,二是很多研究课题的确定不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科研相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中国农业科技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专业人负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从2004年到2013年,连续十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有关。其中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3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解决材料所述的问题。(13分)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拄推广人员占农业人口总量的比例都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低。(2分)这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不强等问题有关。(1分) (2)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3分)发挥财政促进科技刨新的作用,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领域增加投入(3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小的墓础性作用,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科研方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3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是一个材料信息概括题目,根据材料信息对材料进行简单概括,即包括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人员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较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专业人员流失、人员老化、推广能力弱等。 (2)解答本题因遵循以下基本思路,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即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既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看,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传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1分)材料一  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图

满分5 manfen5.com

注: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0169元、7627元。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收入人均倍增不等于人人倍增,请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分)

 

查看答案

在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都会充分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等权利,而我们普通公民却不能行使这样的权利。这意味着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不一定平等    B.人大代表享有法律上的特权

C.地位不同,权利和义务就不同  D.公民的具体权利与义务是有差异的

 

查看答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查看答案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微博己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A.开辟了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B.有利于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民情   

C.有利于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自觉的政治参与

D.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查看答案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丰富的表达渠道不过是“麦克风”,要想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即理性的心态,这才能让网络形成静水深流的力量。要想在政治生活中练就“好嗓子”,发出“好声音”,必须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条件,充分表达意愿    ④提高公民素养,有序政抬参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