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三某班同学围绕“提升文化实力,建设美好安庆”这一主题,广泛搜集资料,开展一次探究活动。
【文化名片】
“皖江崛起,文化力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我们安庆市作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城市之一,素有中国“黄梅戏”之乡。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为坏境,充分整合地方民俗文化资源,重打“文化旅游”牌;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根据规划要求,该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五是完善法制保障。各部门要支持试验区深化改革试点,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上海市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试验区管理制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试点,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促进改革。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有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对我国相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12分)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与此同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 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话题一 莫让“盛宴”成“剩宴”
我们有“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有“舌尖上的浪费”。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触目惊心,令人心痛。央视报道,中国餐饮业每年要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奢侈浪费。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为应对“舌尖上的浪费”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话題二 严禁“公权”变“特权”
泛泛给每个中国人强扣一顶浪费粮食的帽子,是不公平的,公款吃喝才是浪费的大头。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首先要拿公权开刀,堵住公款消费的通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既是对社会公共财富的节约,也是对人民群众劳动成果的尊重。
(2)请你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12分)
2013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一强调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②④ B.①④ C.②③ D. ①③
理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而总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占有了我们,我们也创造了新的历史文化。这说明了(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 ②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也是人的主体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文化也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思维活动其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④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生产力”,这一观点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B.文化塑造人生
C.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