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6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喜的是,...

材料一   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6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喜的是,中国保持了持续30余年GDP年均增速9.8%的记录,当前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忧的是,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各类陷阱已不同程度地凸显。世界银行行长左利克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与世行合作30周年座谈会上再一次表示,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新问题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即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更难。可以说,未来五年,即“十二五”期间,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关键时期。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30余年快速发展的原因。(8分)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使上层建筑进一步的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开放引入了更广泛的竞争,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了国际市场,利用了国际资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充分发挥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又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生产技术更新刺激、对企业的优胜劣汰作用,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④国家不断完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了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30余年快速发展的原因,开放性、综合性较强,可以从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进行分析,比如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外贸年年上一个新台阶。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28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出口17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进口1555.6亿美元,同比增长30.2%,月度进口规模又创下新记录;月度贸易顺差为177.5亿美元,环比明显回落。

材料二  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11年10月3日,程序性投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议案》立项预案。该案以所谓“货币失衡”为借口,将汇率问题进一步升级,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材料三 目前,中国经济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特别是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在外贸出口领域,往往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依靠出口量的增加来增加出口换汇额,这造成了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1)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外贸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8分)

(2)在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形势下中国应怎样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9分)

 

查看答案

(28分)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吹响了建设“美好乡村”的号角。某校时政兴趣小组以“美好乡村,美在哪里”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美好乡村 .生态宜居村庄美

 

内容

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学生

争论

同学甲:建设生态宜居村庄要靠政府。

同学乙:建设生态宜居村庄要靠群众。

美好乡村·兴业富民生活美

内容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产业水平大幅提升,农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拓展,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老师

点评

    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建设美好乡村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论证两同学观点的合理性。(12分)

(2)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兴业富民生活美的现实经济意义,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知识,分析美好乡村建设中兴业与富民的关系。(16分)

 

查看答案

(25分)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增强文化自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聚焦经济增长我”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如下信息,请你参与讨论。

信息一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3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信息二  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消费主义的日渐盛行,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同学们一致认同,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需要人们对勤俭节约有新的认识。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2013年的经济工作怎样做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8分)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未来还将建设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这些改革精神很好地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涉及土地改革的精神。此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

材料二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央农村政策的基石。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仅明确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样的政策指向会逐渐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认识。(8分)

(2)对于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体现了政府权力行使的哪些知识。(9分)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分析安徽省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举措。(8分)

 

查看答案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决策。党作出这一决策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B.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各种形式的矛盾

C.意识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