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增强文化自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聚焦经济增长我”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如下信息,请你参与讨论。
信息一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3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信息二 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消费主义的日渐盛行,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同学们一致认同,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需要人们对勤俭节约有新的认识。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2013年的经济工作怎样做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8分)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9分)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未来还将建设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这些改革精神很好地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涉及土地改革的精神。此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
材料二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央农村政策的基石。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仅明确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样的政策指向会逐渐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认识。(8分)
(2)对于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体现了政府权力行使的哪些知识。(9分)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分析安徽省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举措。(8分)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决策。党作出这一决策的理论依据是
A.社会意识要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B.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各种形式的矛盾
C.意识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航天员王亚平于2013年6月20日进行太空授课,讲解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等物理知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从哲学上看,太空授课的意义是
A.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自然科学为科学探索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C.航天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客体的能力
D.科学精神是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矛盾的关键
菜根谭中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的“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良好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