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一月收入5000多元,近日贷款买了辆轿车,月供2400元。小赵和小王是同学,无业在家,见小王买了新车,自己觉得很没面子,便也贷款买了辆更好的车。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你认为
①小王买车是适度消费,小赵买车是过度超前消费
②二者都属于贷款消费和超前消费
③小赵买车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④在当前提倡扩大内需的情况下,二者的行为均应受到鼓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假定2012年某商品价值人民币1680元,人民币汇率1美元=7人民币,如果2013年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升值5%,若其他条件不变,则
①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为201.6美元
②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为210美元
③2013年有利于中国人到美国求学、旅游、购物,但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对美出口
④外汇就是指外币,美元贬值等于我们拥有的美国货币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国际上用来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
60年代 |
80年代 |
2000年 |
2005年 |
2008年 |
0.17~0.18 |
0.21~0.27 |
0.4 |
0.463 |
0.469 |
注: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 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晒福利”又成了网络上的一项熟门话题。“单位往账户里打了一万块钱,别的没了”、“只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以示祝贺”……五花八门的帖子显得有些娱乐化,但背后问题的核心却十分严肃——福利只是冰山一角,多数网友真正关心的是收入差距正日渐扩大。当前,社会各方的一个共识是,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应成为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虽然缩小收入差距很难,但只要政府在制度安排、落实机制方面有保障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1)描述材料一表明的变化情况及反映出的经济问题。(2分)试预测图表中2008年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保持基尼系数的正常值我们应采取哪些合理的经济措施。(8分)
(3)试从《政治生活》角度,根据材料二说明“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应成为政府‘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的原因。(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关部门组织一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 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等现象,表明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不仅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日渐深入地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网络民意会给我国政治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8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发展状况
图1
中国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与欧、日系市场份额比较
图2
注:1978年我国年产汽车14.9万辆,2008年我国年产汽车934.25万辆,居世界第二。
材料二 2012年1月1 4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提出:降低征收车辆购置税,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购买微型客车给予财政补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自主品牌,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产。
(1)总结概括出图1和图2反映的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状况。(4分)
(2)如果你是我国某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老总,试根据图表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企业发展拟定出合理的发展策略。(9分)
(3)有人认为“财政补贴是我国汽车产业振兴的唯一手段”。试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9分)
(16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丽中国”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吸收了世界各国绿色、低碳等发展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和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孕育并提升民族的持久创造力,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材料二 工业化、城镇化在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导致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一边是开发仍在快速推进,一边要留下更多空间,矛盾如何解决?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粗放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1)分析材料一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