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2年12月22日在北京闭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会议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在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能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能放慢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这体现的哲理是
A.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D.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最近几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和民生的支出增长幅度远高于中央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这说明我国政府注重
①缩小贫富差距,确保同步富裕
②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④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市农村加大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
①合法非劳动收入,合法劳动收入 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创造性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汀县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近30年来,长汀人民攻坚克难,使得昔日万壑贫瘠的“火焰山”变成了绿树成荫的“花果山”, 长汀正朝着由“绿”变“美”、由“绿”变“生态文明”的更高目标迈进。长汀之所以要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
①自然具有客观性,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能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改造世界
③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用联系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龙岩市政府为出台促进跨跃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我为建设美丽龙岩献计”活动。下列你参与的方式中恰当的是
A.投票表达自己的态度,行使决定权
B.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行使监督权
C.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协商民主制度行使民主管理权
D.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质询权
3.福建省三明钢铁厂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了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下列选项中与“废水不废”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白壁微瑕,瑕不掩玉
截至2012年7月底,中国企业已在13个国家开工建设了16个经贸合作区,我国企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又前进了一步。这表明我国
A.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对外开放结构
B.充分利用世贸规则,维护国家合法权益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D.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漫画《变身份》启示我们的政府要
①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③继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风靡世界的《江南Style》这首歌是在韩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获得成功的,它反映了经济学上的“迪士尼效应”: 越是非常时期,越是非常机遇。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认识具有上升性,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B.矛盾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认识具有反复性,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1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材料二 近10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从2001年的12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9.3亿元,10年累计达到2 043.8亿元。10年来,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三 2010年6月,我国东西扶贫协作结对关系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山东省帮扶重庆市、福建省厦门市帮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东省珠海市帮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扶贫开发。(9分)
(2)结合材料二,依据财政的作用,阐明扶贫开发离不开国家财政支持的道理。(9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视扶贫开发、不断促进人权事业发展的依据。(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