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
材料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巨大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快速增加,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2012年11月12日李克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谈城镇化
李克强总理城镇化发展思路框架总结
材料三:城镇化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民工进城。他们虽然在城镇工作,但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并未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为不完全城镇化人口。东部某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上图及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李克强总理城镇化发展思路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8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并为农民工成为完全城镇化人口提出两条合理建议。(10分)
2013年5月2日,习近平在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习近平主席引申出的“大”与“小”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①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 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④对立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量子霍尔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最近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效应让电子运动服从指挥,不乱跑乱撞,从而降低能耗。这一成果若加以应用,将会使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有望做成现在的平板电脑那么多。材料表明
①人们可以发现并改造规律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
③真理是发展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根据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的要求和部署,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2013年3月12日,杭州市联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召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部署杭州市深入开展“双服务”工作的具体任务和分工安排。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仲灿出席并讲话。
杭州市“双服务”专项行动采取定向全年和定期集中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力争实现“五个一”目标:收集一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解决一批基层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破解一批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问题,形成一批有建设性的调研成果,建立一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从目前看,“走转改”已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一是鲜明地回应了时代关切。面对互联网和新兴媒体带来信息爆炸的挑战,“走转改”能够最大限度帮助我们了解到社会上各种矛盾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我们找到化解和消除这些矛盾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而发现和厘清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是有力地坚持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新闻传播理念。一段时间以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集中发表了大量的来自基层、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的主角多是普通百姓。
三是培养了一支年轻有为的青年编辑记者队伍。参加“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们大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在艰苦、艰难和艰险的实地采访中,一方面磨练了作风,积累了报道经验,提升了新闻素养;另一方面,乡村的贫穷落后,民间的疾苦羸弱,又带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净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走转改”活动对创新新闻报道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说明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对青年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10分)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简要回答,为了使这项活动开展富有实效而不流于形式,对各个部门提出哪些要求?(12)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许多年轻人对此乐此不疲,商家更是乘机造势,促销牟利。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这些传统节日拥有的丰富文化是涵已经严重蜕变。面对西方节日严重冲击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不少民俗专家忧心忡忡,但也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
材料二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开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汉唐时期至夸,清明文化在开封历代传承、生生不息。为了弘扬清明文化,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和文化精神,开封市连续多年举办清明文化节,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气质,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评析。(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开封市是如何正确对待清明文化的。(8分)
(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280万乎方公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海洋情结,秦汉时期,我国的海洋渔业、海水制益业和航海业就有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超过4.56万亿元,但海水养殖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原生态海产品、粗加工海产品比重过大,赤湖灾害日益频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2012年10月10日,国务院集中批复了天津、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 当前,海洋成为世昂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围绕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制定和完善海洋法律体系。不少专家呼吁全国人太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2011年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的议案。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并针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加快制定《中华人强共和国海洋基本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