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0分) 材料一 让武汉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铁时代终于到来了。总投资142.55亿...

(30分)

材料一  让武汉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铁时代终于到来了。总投资142.55亿元的武汉地铁2号线已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武汉地铁2号线的修建,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改善了武汉的投资环境,提升了武汉的国际形象。但是地铁盈利是世界难题,“开通=亏损”,这几乎是世界地铁城市难以颠覆的宿命。深圳地铁,从2006年7月运营以来,年年亏损,前三年累计亏损9.92亿元;北京地铁,每年亏损10亿元以上……纵观世界各地铁城市,如何摆脱财政补贴而实现地铁自我“盈利”已然成为世界难题。

材料二  武汉地铁2号线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工程挑战世界级难题。武汉地铁工程,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地铁建设者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地铁人的卓越创新能力。

材料三  一座城市的地铁折射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有人说莫斯科地铁呈现的是贵族气派,巴黎地铁表述优雅风度,北京地铁体会平民特色,广州地铁突出务实精神,那么南京地铁蕴含的正是这座博爱之都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心态。它是高档商业区的延伸,也是小商贩的天然铺面;是“钢管姐”的秀场,也是流浪歌手的舞台;是新街口的商业文化,更是鼓楼的典雅气息……地铁,行进中的城市风景;地铁,承载城市文化精神。新兴的武汉地铁,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武汉市市委市政府应该如何打破地铁宿命,破解世界难题。(1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武汉地铁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地铁建设者是怎样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8分)

(3)根据材料三,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为武汉地铁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10分)

 

(1)武汉市委在此过程中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法,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来引导地铁的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着更好的服务人民的态度来突破难题;武汉市委应该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作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武汉市政府应本着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通过不断完善决决策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拓宽社情民意反映等渠道实现地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坚持依法行政,审慎使用权力,科学民主决策。切实履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坚持信息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2)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材料中武汉地铁工程中所有技术难题的攻克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的进行的。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中从方案论证设计到世界级难题的攻克及工作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取得成功。③地铁工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6分) (3)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城市的地铁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城市地铁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其他城市地铁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那些消极的地铁文化。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围绕地铁建设和运营为话题,从“市委、市政府”为主体的角度,对地铁的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需要学生对所学的相关知识要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市委”从党的角度考虑,包括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我国的政党制度等方面回答;市政府的角度,从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政府权力的行使方面回答。(2)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范围固定,学生需要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相关知识准确解读和理解,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上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从地铁工程的技术难题攻克、工作人员的不懈探索、从实际出发等结合原理组织答案。(3)该题首先要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什么,各自的含义,再分别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方面对武汉市地铁的发展提出正确的建议。 考点:本题考查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材料一 图一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满分5 manfen5.com

图二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城镇化需要建设基础设施;城镇化过程中,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材料三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正确性。(8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8分)

 

查看答案

朝鲜于12月12日发射了光明星3号卫星,对此,日、韩、美等国表示强烈谴责,并要求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中方则认为,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但必须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相关规定,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冷静应对。对这一事件,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过去人们常说:“人大工作是集体有权,个人无权。”现在有人提议,人大个人无权的说法,损伤了人大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影响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该改成“人大工作是集体有权,个人有责。”你认为“人大工作是集体有权,个人无权”说法的合理性在于,它肯定了

A.人大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B.广大人民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统一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外媒体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党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后的一个月里,十多位官员受到查处,其中不少是被网络举报的。网络反腐彰显了强大威力,网络反腐热潮正改变着中国的反腐格局。网络反腐

①扩大和拓宽了公民的监督权利                 

②已成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主体形式

③是通过社会与公民的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④可以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再次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观点。讲到收入问题时,他说,“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并不利于发展,也不利于稳定。”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