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

12月10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出席领奖。据此回答题。

1.北京时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对于这篇演讲,网友们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莫言的全篇演讲富有诗意,他的坦诚和忏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对者则认为,莫言的演讲缺乏深度,是“小儿科”。这些争论说明

①认识正确与否没有标准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在12月10日的获奖感言里,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文学无用论”致辞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以急功近利心态观察,文学是“无用”,从“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虑,文学“有大用”。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①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③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④展现了—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B 2.D 【解析】 1.试题分析:对莫言的演讲,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②④正确;认识因人而异,但认识的正确与否也有客观标准,①说法错误;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体现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③前后说法不一致,错误。该题选B。 2.试题分析:中华文化独领风骚、独树一帜,通过中华文化艺术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文化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④说法正确;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①与题意不符;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②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网购狂欢节一天内成交额达到191亿元,再度刷新中国电商行业纪录。可是很多细心的网友在购物时却发现有些不对劲,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优惠力度远远没有达到之前的承诺,虚假促销成了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顽疾。这一现象

①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强调诚实守信

③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④说明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近年来,襄阳市针对部分城中村、城郊村集体资产管理难等问题,率先在兴隆村启动股份合作制改革,让兴隆村集体资产更优,村民的笑容更甜。股份合作制的特点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下列属于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分配方式的是

①按劳分配    ②按劳动要素分配      ③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2年,日本获中国许可,最多可购入65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债。日本购买计划一旦落实,将成为G7工业化国家中第一个在外汇储备中持有人民币的国家。此举

①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②创新了我国筹集利用外资的方式

③反映了中日两国经济正走向一体化                ④表明了我国“走出去”再上新台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自2005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30%,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3000亿美元,当时的100美元可兑换630元人民币,假如到2012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则我国外汇储备

A.缩水3300亿美元                 B.增值3300亿美元

C.缩水18900亿元人民币            D.增值20790亿元人民币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中国人重视“吃”,也习惯于在“吃”中沟通和传递信息。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流行的是自助餐,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正常合理的请人吃饭本无可非议。但现实中有些请客吃饭已经在变味、走样,有的甚至用公款大吃大喝,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侵蚀我们的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滋生奢侈浪费歪风和腐败行为,甚至严重到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材料二  曾经是“餐餐有剩、年年有余”,而今是“光盘行动”。自中央发布八项规定,倡导节俭之风以来,公款消费、大吃大喝明显有所遏制。由此使得高端消费特别是高端餐饮企业受到严重影响。据此有人认为节俭“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经济、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最大的敌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华传统饮食文化?(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方法论要求评析上述观点的错误性?(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