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是我国光伏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此案一旦确立,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产生致命打击。该消息引起了某校高三同学的关注,他们以“光伏产业:优势·问题·出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同学们收集到三则信息:

信息一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

信息二 在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巨大危机。首先是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自2000年以来,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欧洲大量运用,多晶硅需求量逐年提升,国内多晶硅价格一路飞涨。到2011年,国内已经量产及在建的光伏企业产能已达到了500亿瓦特,而此时全球光伏总安装量仅有270亿瓦特。市场严重过剩,必然会导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频发以及价格战的出现。此外,还存在销售过分依赖于欧美市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行业标准及认证检测体系缺失等问题。

信息三 2012年12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光伏产业投资过热的原因。(6分)

(2)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困境。(6分)

(3) 综合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6分)

 

(1) 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和自身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前几年光伏产品巨大的国际需求和不断上涨的价格,吸引国内企业大量投资光伏产业。(3分)②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波动。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出现的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的现象,正是市场本身固有缺陷的表现。(3分) (2) 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前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困境既与欧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有关,也与国内光伏产业自身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强等因素有关。(2分)②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遇到的困境是暂时的,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解决。(2分)③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只要我们有效应对,就能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2分) (3) ① 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② 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研发平台。③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注重开发国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④ 企业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我国光伏产业投资过热,一方面是因为投资光伏产业有利可图,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弊端导致了盲目投资,产能过剩。(2)我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困境体现的哲学道理。从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困境的原因看,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国光伏产业虽遭遇困境,但其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产业调整升级提供了契机,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样原理和材料对应分析即可。(3)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是措施类问题,回答的原理可以是经济社会,也可以是政治生活,学生的思路要宽泛。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光伏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关,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支持;从政治生活角度看,发展好光伏产业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职能。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我国政府的职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人民海军,这是全体国民期待已久的大事。我国发展航母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航母编队作战为现代海军最复杂的作战组织形式,不仅需要海军长时间、大量的投入,也需要全军各兵种的大力协作,更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支撑,因此对于中国海军来说,航母下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如何把这支航母编队组建好、使用好,发挥出最大的作战能力,是中国海军未来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

(1)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空母舰?(6分)

(2) 对航母编队战斗力的认识蕴涵着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新形势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党十分重视“十八大”报告的起草,中共中央组织了46家单位就15项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先后派出101个调研组,足迹遍及29个省区市,召开座谈会1 073场,深入1 433个单位实地调研,形成57份调研成果,这些调研成果为报告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报告稿形成后,胡锦涛同志又亲自主持召开了7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报告稿又作出了许多重要修改。2012年11月4日,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十八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党的“十八大”审议。

(1) “十八大”报告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6分)

(2) 在“十八大”报告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党是如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工作的。(6分)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大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某班同学就此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同学收集资料,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变化。(6分)

 第二组同学对收入倍增计划十分关注,他们认为收入倍增计划令人鼓舞,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实也令人忧虑。其中,有同学认为“向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税收,可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经济增长。”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第三组同学把目光聚焦到国家的政治建设上。他们注意到十八大报告中的又一亮点: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即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6分)

 

查看答案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现代国家,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1)代议制为什么会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4分)

(2)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体?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有哪些本质区别?(8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许多年轻人对此乐此不疲,商家更是乘机造势,促销牟利。而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则越来越被人遗忘,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这些传统节日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已经严重蜕变。面对西方节日严重冲击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不少民俗专家忧心忡忡,但也有人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

材料二  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开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汉唐时期至今,清明文化在开封历代传承、生生不息。为了弘扬清明文化,进一步丰富其内涵和文化精神,开封市连续多年举办清明文化节,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气质,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应顺其自然。”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作简要评析。(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开封市是如何正确对待清明文化的。(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