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2~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比较
注: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提高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提高退休工资,三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十年来,我国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社会建设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1) 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保障和改善民生。(6分)
2012年10月,南京汉江路上一家理发店老板马玉剑不幸患了肺癌,虽已到晚期,急需用钱,却坚持来到店里退还顾客储值卡里的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材料表明( )
① 重诺守信应成为全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
②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 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 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近年来,由集体土地征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触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有关专家学者表示,我国《土地管理法》某些法律条文已经不能适应现实情况,无法调整征地各方的利益矛盾,亟待重新大修。这说明(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一家媒体就“你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位列前三的分别是
外来务工人员 |
城市居民 |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热点话题 |
得票率(%) |
社会保障 |
56.4 |
房价调控 |
41.6 |
收入分配 |
40.1 |
食品安全 |
35.9 |
医疗改革 |
25.1 |
物价问题 |
34.5 |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不同。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鼓励中学生不断扩展知识面、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多关注社会和天下大事、学会融入社会等,继续成为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的方向。这启示当代中学生应该( )
① 怀疑一切,与时俱进 ② 坚持辩证否定观,学会“扬弃”
③ 做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④ 敢于“否定一切”,善于打破旧观念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各种挑战不能低估。”这种形势判断体现的哲理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D. 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