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也有价格,在国际上,汇率是货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货币的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图:Q表示美元的数量,P表示美元的价格(单位:人民币),S是美元的供给曲线,D是美元的需求曲线,对图中由M1点至M2点产生的变化结果及其可能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 美元贬值。原因: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美钞,导致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上升,美元对内贬值
B. 美元贬值。原因:美国从中国增加进口,导致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
C. 美元升值。原因:中国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和消费,导致物价上涨,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D. 美元升值。原因:美国对中国增加出口,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上升,美元对人民币升值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经验是 ( )
①坚持促进经济增长与建设生态文明相结合
②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
③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
④重视发挥财政在保障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的强烈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预测”的关注,然而现实是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预测的时间段还有相当的时间跨度。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发展推动认识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下表是我国近六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六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精神的确立,告诉我们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D.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2011年,我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哲学角度看,符合的方法论要求是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实践决定认识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2011年12月的天空“好戏连台”,刚刚作别红月亮,美丽的流星雨又闪亮登场。对于这些天文奇观,科学家们早已作出了准确的预测。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能发现和创造规律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