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构成比例统计表: 构成人员 数量(人) 所占比例(...

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构成比例统计表:

构成人员

数量(人)

所占比例(%)

与第十三届相比(%)

基层代表

522

67.7

7.13满分5 manfen5.com

妇女代表

257

33.33

2.72满分5 manfen5.com

党政领导干部代表

205

26.59

4.71满分5 manfen5.com

与第十三届相比,上表中的变化体现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C.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D.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图表反映的是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的比例增加了,这表明了人大代表的组成更科学,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人民民主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现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

运用经济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实现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的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查看答案

开车打电话、疲劳驾驶、超速超载、集体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乱丢垃圾、谎言逼停高铁、航班……。有令不行、法律法规有空子就钻,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可怕的习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痛批身边的“习惯性违法”现象。然而有市民认为,对“习惯性违法”不必大惊小怪,代表委员痛批身边的“习惯性违法”是小题大作。理由在于:

(1)“习惯性违法”的毕竟是少数人,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大的危害。

(2)“习惯性违法”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小事,算不上真正的违法。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查看答案

材料  三个家庭的民生帐本

一个农民的医疗帐本----

“有了新农合,5100元的治疗费,个人只掏了1275元,没想到报销比例会这么高。”

一个农民工的社保帐本----

“缴满15年,我就可以拿到2470元的养老金了。15个人总共缴10万元,3年半就能收回来。”

一对夫妇的教育帐本----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一年省下400多元,对于农村孩子和困难家庭的孩子,这些钱可能直接影响到他能不能继续读书,甚至是以后的命运。”

(1)阅读材料回答,百姓的医疗、社保、教育帐本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10分)

(2)好的政府需要有好的落实,要确保中央的政策执行有力,真正惠及基层百姓,地方政府应怎样作为?(10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2年夏天,“去西湖边‘看海’”、“到武大操场游泳”、“到成都也能看海”等字眼,成为网民调侃的灰色幽默。6月23日,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在时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看来,那场大雨后,“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话”。

材料二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换句话说,城市的地下世界是城市文明的另一面。城市“逢雨必涝”的背后,虽是极端天气作祟,但更多的是与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防汛排涝跟不上以及盲目扩张不无关系。我国城市“逢雨必涝”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的背后,主要原因,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其次,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再次,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排水系统难盈利,缺投资。

(1)据此有人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破解我国城市内涝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 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 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 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我国企业、公民个人角度,为建设“美好家园”提几点建议。(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