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0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

(30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注:1.就北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

2.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60-70%。

材料一  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木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材料二  农民工为H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 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自己的“梦想”。在工作方面,他们不愿再干苦活、累活、脏活,希望有较好的A作环境,渴望掌握一门新技术,由体力打拼到技能立身。在工资待遇方面,有超三成的新生代农、民工要求月工资超过4000元或更高,期待比父辈们活得舒服和更有尊严。在生活方面,有超过60%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城里有稳定工作、能买到宽敞房子,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1)描述表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人生价值的知识,评析H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梦想”。(12分)

(3)“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问题。(4分)

 

(1)2002年到2012年,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得到改善。(2分)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吸纳就业潜力巨大。(2分)第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劳动力需要转出。(2分)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劳动力也需要转出。(2分) 政策建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出口加工型企业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广开服务业就业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每条建议2分,答出3条建议可得6分。其他建议言之有理每条给1分。) 新生代农民工寻求技术立身,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但在就业选择上必须切合实际。(4分)农民工创造价值并享受价值,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但不能追求过高待遇。(4分)“梦想”是推动农民工前进的动力,但只有通过劳动和奉献,才可以创造美好生活。(4分) (3)一般性问题给2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给4分。一般性问题如:如何应对人口红利衰减导致的用工荒?人口红利衰减,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企业如何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如:人口红利衰减背景下,企业应如何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人口红利衰减会对我国社会结构产生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富先老”问题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表加文字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的能力。解答第一小问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表及图表下面的一段文字并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文字反映的信息。解答本问既要看到该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的改善;也要看到三大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特点。总之,要将图表及注中反映的信息总结全面。第二小问未限定答题的具体范围,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一的内容,通过对材料一阅读找出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去综合考虑并组织本小问的答案。材料中“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要求推动出口加工型企业优化升级;材料中“现代服务业偏低”,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广开服务业就业渠道;材料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2)本题限定的答题的具体范围是“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人生价值这一角度包括哪些具体知识点;其次是带着这些知识点去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从材料和设问中提取信息及有用的知识点并结合材料展开说明。本题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等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未限定答题的具体范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仔细分析设问及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概括出答题要点。所作答案只要符合应对人口红利逐渐衰减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要求即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的实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    ④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目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处于“单打独斗”的初步发展阶段,产业整合度较低,技术标准、开发平台尚未确立,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不成熟。这一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整合产业资源,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优化事物内部结构可以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④实现对旧事物的否定就能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21日,欧洲航天局公布了根据“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这幅图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验证了宇宙标准模型,同时也反映出一些与现有宇宙理论假说的不同之处,科学家据此对宇宙的组成部分有了新的认识。这说明

①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认识发展   ②太空探测器具有复原宇宙演变历史的思维机能

③认识正确与否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           ④理论假说会把人类的认识活动引向歧途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志活动过久,超过人的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会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说明

①外部刺激是导致情绪变化、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健康状况因“七情”变化超过一定限度而向其对立面转化

③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

④“七情”是否成为致病因素是由主体因素的调适能力决定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