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12年快速发展,中国...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12年快速发展,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随着中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 “中国威胁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中国同美国等大国磨擦不断。与此同时,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

材料二  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存在南海领土争端。2012年9月,日本宣布把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妄图把钓鱼岛据为已有。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关系。(12分)

(2)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对“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3)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是如何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6分)

 

(1)①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坚定地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利益。采取有效措加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坚决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 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定地维护我国的领土主权及海洋权益。 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 ⑤总之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它国家的正当权益。(只要答4点即可满分。每点3分)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有人看到了本世纪初中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问题,以及对中国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符合两点论的道理,是合理的。但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与美国等大国之间虽有矛盾、磨擦但互利共赢的格局已趋形成,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更为广泛深入,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的论点,没有看到这个主流,是一点论和均衡论的体现,是不合理的。(8分) (如果用矛盾的普遍性分析可适当给分) (3)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中国人民的利益是矛盾的特殊性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矛盾的普遍性。(2分)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各国人民都有各自的具体利益,同时又存在共同利益。(2分) ③矛盾的特殊性亦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反过来亦有利于实现中国人民的具体利益。(2分)                                                            【解析】(1)本题限定的答题的具体范围是“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当代国际社会这一角度包括哪些知识点;其次是带着这些知识点去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从材料和设问中提取信息及有用的知识点并结合材料展开说明。材料中主要谈及中美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及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等,学生可以从这些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去组织答案。 (2)本题限定的答题的具体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指的就是矛盾的观点。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的观点只看到了中美之间、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而未看到交流与合作,属于片面的看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矛盾的普遍性、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学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评析题中观点。 (3)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明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既包括二者相互区别;也包括二者相互联系。而后要用材料把二者的详细关系表述清楚。只要基础知识扎实,这道题同学们应该能比较容易的得出答案来。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主权国家的权利、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坚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矛盾普遍性及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及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相关知识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以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680

1921

2270

2151

2524

2529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比重(%)

6.5

6.2

6.4

5.6

5.6

4.8

 

近几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二  广东传统的民间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样,特别是广东有很多可以代表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但目前却有很多文化呈现没落的痕迹,没能与现代接轨而缺乏生机。

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公司不仅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一方面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另方面在产品设计上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1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请谈谈苹果公司的成功对推动广东文化发展有哪些启示?(10分)

 

查看答案

生活处处有哲学。2012年出现的下列流行语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国式——善于把握主要矛盾  

②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

③高富帅——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④正能量——发挥正确意识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莫言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C.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今日武松》体现出的哲理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前提和基础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价值判断往往会因人而异

 

查看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出新阐述,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

A.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C.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