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下面的统计图、表 注:2011年我...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下面的统计图、表

满分5 manfen5.com

注:2011年我国城镇化预期目标为48.5%,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资料《中国统计年鉴》)

表    2007—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对比

   城镇化率

年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西部相差(百分点)

2007年

53.2%

39.4%

37%

16.2

2008年

55.7%

40.9%

38.3%

17.4

2009年

56.7%

41.3%

39.4%

17.3

2010年

59.9%

45.2%

41.6%

18.3

2011年

61.1%

47%

42.7%

18.4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韩国推行大城市主导型的城镇化,大力改善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并发起“新农村”运动,推动乡村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拉美地区是世界城镇化最快地区,但由于“赶超”过度,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⑴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6分)

⑵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6分)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16分)

 

⑴图表明了2007—2011年随着我国人均GDP的稳定增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尤其2009年后增速加快,到2011年已超过城镇化的预期目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4分)   表反映了2007年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都有了提高,但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2分) ⑵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分)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分)③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作用,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就业等民生问题。(2分) ⑶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必将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4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4分)。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中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4分)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革能进一步发展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撑。(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材料,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1)是图表题,要全面把握表头、项目、数据、小注等信息。表头是主题,揭示图表的中心意思;表中的项目指出图表的内容有哪些;数据和走势要看变化和差距;小注内容是对图表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不容忽视。图反映的是我国GDP的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提高,09年之后有显著变化。表反映的是我国中、东、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的变化及差距。(2)以韩国和拉美地区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做法及后果为材料,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建议。材料涉及到产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就业问题的解决等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吸取韩国和拉美地区的经验教训,我国要注意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采取合理的措施。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回答。(3)运用的原理固定在“社会发展的规律”内容上,改革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从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和坚持改革的重要性上组织答案。城镇化过程中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必须靠改革,这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具有推动作用;通过改革,破除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通过改革,破除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城镇化发展,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能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物质资料生产。 考点:图表信息概括、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发展的规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的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没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③否认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雨、雪、雾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形成的条件各有特色,具体如下:

云遇到冷,形成小水珠并渐增大为大水珠,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冬天水蒸气被急剧冷却而降温,直接凝华为六角形的小冰晶——雪花。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上述材料体现了

A.事物在有序的基础上变化和发展       

B.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放生”蕴含的哲理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B.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D.世界各国人民都应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查看答案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与日俱增,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收看影视作品。而微电影巧妙地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利用网络这一开阔的平台,创造出短小精炼的电影艺术作品。这表明,在我国

A.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B.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较强

C.影视文化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D.科技文明程度达到全新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