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GDP及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年份 GDP 居民收入占GDP比...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GDP及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年份

GDP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002

10.2万亿元

56%

2007

24.6万亿元

50%

2012

51.9万亿元

43%

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大约在65%——70%之间。有专家指出,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目前的约65倍。

材料二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事实上,这一方案的起草工作早在2004年即已启动,九年间经历了多次艰难的修改和反复后终于出台,明确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路径。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九年艰难修改方才出台。(5分)

 

(1)材料一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GDP不断提高;但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并且,居民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显著拉大。(4分) (2)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历经九年方获出台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分)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为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所以终获出台。(2分)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作为新事物,总会遇到旧事物顽强抵抗,其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所以要经历九年的修改反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以图表加文字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表及图表下面的一段文字并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文字反映的信息。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近十年来我国GDP不断提高;也要看到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在拉大。 (2)本题限定的答题的具体角度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先将这一知识点考虑齐全,既要知道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要知道为什么既是光明的又是曲折的。再看本题设问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历经九年方出台的原因。该方案能够出台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该方案历经九年才出台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公平、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日,关于“诚信中学生”的帖子在网上被转发上万次。事情经过是扬州一名中学生放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事主的宝马车,苦等车主不来便留下道歉字条和联系方式,以便日后赔偿。诚信中学生的事迹在网上不断被转发,感动无数网民,使“小善举”构成社会“正能量”。这说明

A.内因总是通过外因才能发挥作用         B.构成社会正能量要重视量的积累

C.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重信守诺         D.诚信应成为全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

 

查看答案

大画家齐白石桃李满天下,但他却不赞成学生一味地模仿他。他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创新是“扬弃”的过程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学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外因是变化的根据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                         ④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的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A.没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B.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C.忽视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查看答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时说: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从哲学上理解,莫言的话说明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感性认识可以用来指导理性认识和人们的实践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学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