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 ②①④⑥⑤③ B. ②①⑤③④⑥ C. ④⑥②①③⑤ D. ④⑥③⑤②①
关于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②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③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④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⑤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⑥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⑦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⑧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⑨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⑩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A. 一句正确 B. 两句正确 C. 三句正确 D. 四句正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 。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比较押韵, ,充满语言美感。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让人们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 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B. 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和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C. 人们享受着诗词语言,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D. 人们感知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享受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还因为人们热爱古代悠闲自在的生活 B.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C. 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 D. 古代的生活节奏比现在的要舒缓得多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 盈盈秋水 脍炙人口 顺其自然
B. 源头活水 脍炙人口 自然而然
C. 源头活水 朗朗上口 自然而然
D. 盈盈秋水 朗朗上口 顺其自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感,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薜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
B.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
C.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
D.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薛荔抒情,以解心愁。
C.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
D. 古代文人大多怀才不遇,或仕途不顺,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若是晴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层金色
B. 若是天气晴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夏季节秀美风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②《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客兴
苏轼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①,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注]①越,古国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出了一派晚秋景象,却没有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之感。
B. 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夜幕来临时天色吞噬云彩,潮打孤城的场景。
C. 颈联“冷”字一语双关,既是写晚秋天气的凉冷,也是写作者漂泊心境的孤冷。
D. 深秋傍晚,作者旅居在外的愁绪更加浓烈,无法排遣,只好寄托于南归的大雁。
E. “愁”是诗眼,作者借秋景抒“愁”,又以“愁”写“流年”,“愁”贯穿全诗。
2.本诗尾联在抒情方面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