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史记·滑稽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徒揭空笼,造诈成辞 揭:揭开 B. 去我飞亡 去:前往
C. 痛吾两主使不通 使:让 D. 叩头受罪大王 罪:惩罚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①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②齐王使臣来献鹄
B. ①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②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C. ①去我飞亡 ②欲赴他国奔亡
D. ①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
3.对下面加点词活用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 道飞其鹄(名词活用作动词) B. 造诈成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C. 出而饮之(使动用法) D. 财倍鹄在也(名词活用作动词)
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属于写实兼写虚手法。
B. “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
C. “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百侣”们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一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各路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万户侯——本为汉朝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此处指代大军阀、大官僚。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艳影 彳亍 冷漠 凄婉 B. 颓杞 寂寥 彷徨 迷惘
C. 凄清 惆怅 榆荫 浮澡 D. 船蒿 沉淀 峥嵘 笙箫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 东欧国家看不上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
D. 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选出全是偏正短语的一组
A. 报纸杂志 多么自豪 他们的朋友 保持安静
B. 我的祖国 非常疲乏 皎洁的月光 破格提拔
C. 雄伟壮丽 果子成熟 美丽的风景 表达清楚
D. 打量一番 紧张不安 悠扬的笛声 刻苦钻研
下列句子的划线部分全部属于补语的一项是
①他写了三篇 ②他唱了三遍
③他休息了三天 ④他浪费了三天
⑤他买了二米 ⑥线长二米
⑦工作了半夜 ⑧工作到半夜才下班
⑨新书买了两次 ⑩新书买了五本
A. ①③⑤⑦⑨ B. ②④⑥⑧⑩ C. ①④⑤⑧⑩ D. ②③⑥⑦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