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虽欲长侍足下”,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至易水上,祭祖,取道”,祖,临行时祭祖先,是古时常见的一种送行仪式,这里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为变徵之声”,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一项是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唯君图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夫晋,何厌之有 ⑧将焉取之
⑨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A. ①④⑧⑨/②⑤/③⑥/⑦ B. ①④⑧⑨/②⑤⑥/③/⑦
C. ①④⑧⑨/②⑤/③/⑥⑦ D. ①/④⑧⑨/②⑤⑥/③/⑦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 夫晋,何厌之有?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 又前而为歌
C. 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子亦有不利焉
C. 诸郎中执兵 D. 左右乃曰:“王负剑!”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失其所与,不知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焉用亡郑以陪邻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