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卷帙浩烦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卷帙浩烦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急功近利浓墨重采革故鼎新讲信修睦

C. 一厢情愿胡搅蛮缠步履匆匆悬壶济世

D. 义奋填膺扼腕叹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C 【解析】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 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卷帙浩烦--卷帙浩繁;B浓墨重采--浓墨重彩;D义奋填膺--义愤填膺。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gě ) 透(bì)    峥(róng ) 挥斥方(qiú )

B. (tí ) 墙(lí )   徨( páng) 默默彳亍(chì chù)

C. (bàn) 青( xìng) 漫(sù )   星辉斑(lán)

D. (bō)  绳(qiān ) 飘(bó )   忸怩不安(niǔ ní )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_______。”

(3)《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

(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

(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九二九年十月

[注]①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九”是阳数,两阳相重,故名。②战地:指战场。③黄花:指野菊花。《礼·脍》:“鞠有黄华。”鞠,古“菊”字。黄华,即黄花。后人称菊花为黄花。

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 本词表现了词人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的感情。

C. 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信念坚定、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诗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 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易老”“难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2.词的上片写了什么,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函陵          军:驻军

B. 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 以乱整          易:交换

D. 且君尝为晋君矣  赐:恩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 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D.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 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 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 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艾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革’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B. 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

C. 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D. 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富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2.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