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艺工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漏痕迹。

B. 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 艺术有品格。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 “外求光辉”。

D. 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

B. 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楚。

C. 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

D. 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

B. 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C. 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D. 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1.A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新进作家写骈俪文”错误,该信息在文中没有根据。C项,“品高的艺术……不‘外求光辉’”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D项,“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错误,选项以偏概全,文章倒数第二段是说“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选项忽略了“一般”这一限制词。故选A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错误,“大家闺秀”“小家娼妇”不是举例论证,而是比喻论证,这是把品高的艺术片比作“大家闺秀”,把品低的艺术品比作“小家娼妇”。故选C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错误,文章第四段开头说“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犯这病”是指第三段中的“卖弄学识”,文中是说用“僻典”,且不是所有的用典跟情感都没有关系。故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的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6分)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分)

答: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漫画,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启示。

内容:

启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__,__,__。__,__,__,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

不管海洋深度如何                    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

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    传播到很远的距离

A. ①④⑥③②⑤    B. ③①⑥④②⑤    C. ④⑥①②⑤③    D. ⑤②⑥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肯德基、麦当劳和真功夫这三家快餐店的食用冰块菌落数量超标,主要缘于门店自身卫生措施不佳、缺乏加工环节的卫生控制以及监管不到位等原因。

B. 此次“神舟十号”飞天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具有重要意义。

C. 为了响应国家支持西部教育的号召,落实本校选派三位骨干教师赴新疆哈密地区基层学校支教事宜,他一大早就召集三个学校的领导研究这件事。

D. 对于日臻完善的法治社会来说,针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同样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对体罚孩子的行为予以惩戒,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