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据报载,家在偏僻山乡的同学张文同学,母亲已故,父亲瘫痪...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据报载,家在偏僻山乡的同学张文同学,母亲已故,父亲瘫痪在床。在艰难处境中,张文一边照料父亲,一边读书,靠希望工程的捐款读完了初中,并顺利地考入了县高中。张文捧着录取通知树,将头蒙在被子里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将录取通知书撕了,毅然决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要求:(1)请给张文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2)不少于800字。

 

用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见证美好明天 ——写给张文一封信 张文: 您好! 听闻你撕毁了高中录取通知书,打算弃学,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不想对此事评论什么,因为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过这种苦痛的人是没有资格评论的!我现在就把我自己的求学经历与你共享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来自大山的孩子,大山赋予理我善良、正直、诚实的品性,却没有给予我优越活环境。我家中有五口人,有两个妹妹,其中一个目前正面临中考的压力,而另一个,已然在外闯荡,作为家中的长女,我无法承担起那本应该由我承担的责任,没法尽那些本应该由我尽的义务,这是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家人的地方。由于家所在的地方比较偏远,所以全家只有靠劳动力来应付生活,原本,在我进入大学,每月的生活费,每年的学费,对于我那原本就不怎么充裕的家庭,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负担,这让我的家人一直处于半喜半忧的状态,喜的是,自己的孩子终于如愿以偿,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外面的世界,而忧的,却是那如山一般压在他们身上的钱…… 我一都知道,大学是一个可以不断让人进步,不断让人学习到更多新东西的大环境,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家庭并不优越的学生而言,大学更是一个可以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迈向成功的阶梯,所以学校设立的大学生贫困助学金对于我而言便具有了非凡的意义,贫困生助学金的帮助,不但大大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让我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得到了一定的物质保障,让我能够更加安心与专心的学习,而且还增强了我的感恩心,让我更加懂得了知恩图报,培养了我的生活中的自信心,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让我更加懂得了如何来回报学校、老师、同学所给我的帮助。 十于年的寒窗苦读,我终于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开始了我的大学之旅,也在这个地方真正放飞了我的梦想,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而在这一段历程中,大学生贫困助学金给我带来了太大的帮助,它帮助了我来实现我的理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说,它减轻了我家庭的负担,我会合理的运用这些钱,为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打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我会更为努力的学习,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争取抓紧大学四年的每一分、每一秒、绝不虚度时日,争取做一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也能为母校争一份光,也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争取获得更为优异的成绩,以优秀的自己,回报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成功学家安东尼曾经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所以,在这里,我再次对给予我帮助的校领导、老师和同学衷心的说一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将你们在我身上付出的一切,向更多的人传递,用我自己的爱心,来回报社会,为更多的人谋福利! 用自己的信心和勇气,来见证自己未来的成功和希望,我会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怀抱着那一颗恩的心,为自己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我想你也一样! 此致!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明天越来越好! 某某 2018年10月4日星期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任务十分明确——请给张文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是一篇要求以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自己对材料中张文考上县高中蒙头痛苦后,把通知书撕了,决定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看法。写这封信应注意到材料中的四点内容:一是张文家的境况如何;二是他是如何读完初中的;三是他为什么要哭;四是他做出选择的原因。结合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写作此信的目的。题目没有限定你对张文的做法应持有什么看法,因此,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他的做法,但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应该有充足的理由,能给他以精神上的抚慰。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得体。要注意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关系,不要居高临下,也不宜摆出一副施舍者的样子一味施予怜悯,以免刺伤其自尊心。要揣摩对方目前心理上的矛盾与痛楚,用语要给人以振作的力量。另外,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换,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密《陈情表》中形象地描写李密孤独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王勃

金坛疏俗宇,玉洞似仙群。

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

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注)尊:酒杯。曛:黄昏。

1.请“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全诗。

2.诗歌的颈联中的两个字用的十分精当,试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况臣孤苦,特为尤(更严重)

B. 过蒙擢,宠命优渥(提拔,提升)

C. 皇天后土,实所共(共同审察)

D. 郎署,本图宦达(职位)

2.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沛公安在

C.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 臣以供养无主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 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 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 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  ……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1.文中是如何描写风雪的,文章的风雪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水浒传》中对人物的描写十分精当,本文对差拨的描写简短的几句却呼之欲出,试结合这些语句分析差拨形象特征。

3.文中最后一段写林冲手刃仇敌,请结合全文探究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榆枋而止                抢:触,碰。

B. 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C. 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

D.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