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

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                   本自无教训(教养)

B. 备他盗之出入(指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也。   生人作死别(活着的人)

C. 沛公居山东(指崤山以东)时                       处分适兄意(处理)

D.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指中原地区)抗衡           明年复攻赵(第二年)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中古今异义词含义能力。所谓古今异义词,指形式上与现代汉语一致,但意思不同。古今异义词往往是双音节词,所以看到这种词,就要仔细区分,一般可以用逐字组词的方式来区分,因为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平时注意多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B项,出入:偏指进入。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句话并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王必说见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终老不复取

C. 秦王还柱而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查看答案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句话并不都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使使以闻大王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太子迟之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吾得兄事之

D. 若不阙秦                      常以身翼蔽沛公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微”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则名而众寡(微小、低贱)                 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B. 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其文约,其辞(微妙)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颔之(略微,稍微)   周室微,陪臣执政(衰败)

D. 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小的)                 猥以微贱(卑微)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结合自己在宦途中所受打击,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一句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游于天地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 “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 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 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