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入伍52年,参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我国日益强大的国 防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俊德病逝于2012年5月31日,逝前5小时,仍于重症监护室带着呼吸机工作;当医护人员和妻子劝他躺下来休息时,他说:“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同年他被评 为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二:美国商务部于2018年4月16日宣布,将对中国著名企业中兴通讯实行制我,时长7年。一时间企业如你大敌,領导层恐慌,员工人人自危,因为中兴通讯在处理器、FPGY等核心技术上离不开美国公司。4月17日.中兴通讯A股及H股双双停牌。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成功总在挫折后 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澎湃的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炎狂的壮观;人生,如果仅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面对布满荆棘的人生,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应该毫不畏惧,知难而上,因为挫折也是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不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出现磨难,每个人都希望生活之路没有丛生的荆棘,也没有挫折与失败,可是,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使人坚强爬起来,通向喜悦的成功。途中的风浪,不要埋怨,因为它是通向成功的阶梯。翻开历史画卷,古今中外有哪位伟人不是饱经风霜的?司马迁,身受酷刑,毫无畏惧,用大半人生坚持写出了《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华罗庚,家境贫寒,用马类纸在墙角计算研究,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贝多芬,两耳俱聋,却没有丧失信心,“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比尔·盖茨,富有天赋,自主研制,越过无数澎湃的风浪,走上了微软之路。 “滴水穿石”,启迪我们要克服风浪的束缚,追求成功要锲而不舍;“千条江河归大海”启迪我们要有一往直前的勇气和坚定执着的精神,攀登挫折之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水遇寒而结为冰,启迪我们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增强自信心永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跌倒了,并不意味着明天也会跌倒;今天失败了,明天的成功可能正向你招手,昨天的挫折,其实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失败一次,离成功就更近一步。只要永不放弃,永远拼搏,早晚会夺得成功的桂冠。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应把每一次的失败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作一种幸运,不去自豪。就这样,微笑着弹奏生活的乐章,去面对挫折,战胜忧伤。 没有波涛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舞沙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波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用于迎接挑战,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鼓起勇气去撞击成功的大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要准确立意,就要仔细分析材料,本题给了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提取题目中的关键句林俊德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可见其成功的背后是意志的支撑,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克服一切困难,无论经历的时间有多长,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他都能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林俊德之所以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学生可从他为人类、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角度展开说明。林俊德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类、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弥留之际仍然忘我的工作,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为此,学生可从人的生命的意义角度来说明因此可以有以下立意: (1)生命的价值在于为人类、为社会作出贡献。林俊德被评为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类、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2)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服务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分析第二则材料,为什么美国对中国著名企业中兴通讯实行制裁,一时间企业如你大敌,領导层恐慌,员工人人自危,抓住关键“因为中兴通讯在处理器、FPGY等核心技术上离不开美国公司。”说明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依赖美国,因此可以有以下立意:中国科技当自强;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优秀的民族不能缺少工匠精神;不能安于制造,要勇于创造;追求产品极致是企业、民族乃至国家的立足之本;精益求精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拥有创造力、钻研力,才能在制造行业占尽先机;应当以全球眼光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培养全球企业的战略格局等。 分析第三则材料,材料是十九大的报告,报告中先肯定了青年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肯定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的价值,然后指出全党将会给青年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最后提出希望,即“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从材料来看,材料肯定了青年的价值,这是奋斗的原因,也是奋斗的价值,材料还指出了青年应该如何做,这是奋斗的做法。因此可以写奋斗的青春才能实现中国梦,也可以有以下立意青春时的奋斗可以是学习,可以是奋勇前进;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有了奋斗,青春才会飞扬,有了拼搏,青春才会美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颁授我国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下图为“友谊勋章”的章体,请说明“友谊勋章”的构图要素和设计意蕴。要求语言简明,逻辑性强。(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家长和学生多次反映,我校食堂一楼空间小了。后勤处经过反复掂量,打算将食堂向西扩一下。该项工程将于5月11日至6月22日施工。施工期间,为安全起见,请师生前往食堂二楼吃饭。感谢大家配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__________。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__________;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__________,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__________,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6.12,有改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2.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C.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

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云变幻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赏心悦目

B. 风云变幻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叹为观止

C. 风云际会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赏心悦目

D. 风云际会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到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地会联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了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②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南楼赏月。杜甫诗云:“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③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榖(gǔ) 。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 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与凄凉。

C. 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榖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唱和。

D. 下片后三句,词人戏谑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