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会议听取了鄂州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沙洋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情况汇报,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类考核评估办法》。
B.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眼前却分明浮现出了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亲切得不能再亲切的人和他们的感人事迹。
C. 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条条框框制约,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加快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
D. “师德标兵”的动人故事刊登在《烛光耀眼》上,这些标兵成为广大教师暑期学习的典范。我们知道,他们能获得这样的荣耀,靠的是他们对教育的一颗爱心所取得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去的婚姻要讲个门当户对,这种观点虽属门户之见,但和今天人们看中颜值相比倒也没有太大问题。
②读书的乐趣很难和他人分享,因为读书更多的是获得一种心照不宣的快乐,安静地读,安静地体会,才更有收获。
③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学术问题,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很多,但还没有出现统一观点,我在这里存而不论。
④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战士的精神山高水长,长征为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⑤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而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⑥高中毕业三十年聚会,同学们济济一堂,他们有的人已成为社会精英,而更多的人只是普通工人,但彼此之间仍情浓如初。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西方许多国家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已经 ,对这一制度每一项改革都会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② 是每一个正在学习的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节约每一分钟,珍惜每一次阅读,重视每一份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③所有的罪行都是由小错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小错不改, ,铸成大错再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A. 积重难返 积沙成塔 积羽沉舟
B. 积重难返 积羽沉舟 积沙成塔
C. 积羽沉舟 积沙成塔 积重难返
D. 积羽沉舟 积重难返 积沙成塔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池潭上的树木和藤蔓,将宛如图画般的景致展现在读者面前。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开篇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了自己对同舍的求学者毫无羡慕,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朝人,少怀壮志,与祖逖相互激励,常常闻鸡鸣而起来舞剑。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歌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照应了标题。
B. 颌联对仗工整,写景壮丽。写湘江沿岸,木芙蓉铺天盖地,丛生的薜荔经秋雨一洗,越发苍翠可爱,摇曳多姿。
C. 诗人悲叹自己远离家乡,生不逢时,深感自己的境遇竟和那生长在淮北的枳相像,所以说:“相思不堪悲橘柚。”
D. “王孙”代指自己出身高贵,然而流落异乡,连身份单微的渔人都对自己不闻不问,失意之感油然而生。
E. 诗歌运用用典、比喻、借景抒情等多种手法来表达情感,情感由悲愤到雄壮的变化极易打动人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足( )
A. 首句写园内之景,正面描写池水清澈,池边大树倒映池中的景象。水的静,影的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B. 第二句中“窥”字让诗句活了起来。移诗人情感于山峦,借山光之窥有力地烘托出了小园之可爱,亦从正面突出了园中最物之富有魅力,其匠心令人叫绝。
C. 颔联由园内而至园外,视野放远,境界开阔。黄叶满山,斜晖映照,尽显山光之致。
D. 颈联诗人撷取幽竹、寒花两个典型意象,表现环境的清冷、寂寥,因此作者在尾联表达不愿久立的失落、怅惘之情。
E. 此诗的景物描写加入了大量的主观发挥。所以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小园之美,也着意写出了诗人自身的情怀。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