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曹雪芹死于何时?过去都只依胡适《考证》的“结论”: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得年四十五岁。胡适依据的是《石头记》甲戌本卷一正文开始时一条脂砚斋①的批语:“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壬午,便是乾隆二十七年。这似乎是不成什么问题了。但敦敏②的《懋斋诗钞》里,有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1763)春天作的《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东风吹杏雨,又早落花辰。好枉故人驾,来看小院春。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上已前三日,相劳醉碧茵。”
问题来了。曹雪芹真在二十七年除夕死了,敦敏如何还能在二十八年上巳(农历三月三日)前三天约他去赏花饮酒?再看这本诗集排到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春,敦敏才有《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一诗。再把这一点与敦诚《四松堂集》的《挽曹雪芹》诗,下面注明“甲申”而且是甲申开年的第一首诗这个事实合起来看,则可推断,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次年敦教兄弟才挽吊他。
我初次得见的《懋斋诗钞》,是个清钞本,年月次序,清楚明白,诗是编年顺录的。按诗集编序和本诗内容,可推知这首《小诗代简寄曹雪芹》,是作于癸未年春天。而其前二首的题下也正注明“癸未”二字;同年十一月二十日的一首诗,又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自丁丑越七年,正是癸未。困此敢说癸未年并无错误。
迨后我又见到了原底稿本——圈选以备付刻的底本,事情更清楚了。底稿本是随作诗的顺序陆续抄上去,本来就是按年照月,连“编”都用不着的。这更不会错。这个底本因付刊前要删割有避忌的诗,遗有空白处,后来收藏者“燕野顽民”得到此本,见有脱粘等处,怕有零落,因此略为粘缀修整,并为此写下识语。未想这却引起有些研究者的误会,说诗集的编序不可靠了,被他搞乱了。其实全非如此。一些研究者作了些论证,想证明此本并非编年的,但都难成立。
再说,癸未年的“上巳前三日”,正是敦诚的三十岁整寿,敦敏“代简”的含意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又敦诚在甲申开年作挽雪芹诗,自注说:“前数月,伊(他,指曹雪芹)子殇,因感伤成疾。”从作诗人说这话时往前推“数月”,当然是前一年癸未年的某月里。如果曹雪芹旱在“壬午除夕”死去了,那么就成了先死的父亲因“感伤”后死的殇儿而“成疾”的怪事了,断不可通。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亦正合榫。
不执着孤立的一点,综合地看证据和所关联的事情,我认为曹雪芹确是卒于癸未年的除夕,即公元1764年2月1日。
至于脂批的话,也许是记错了。史书、碑版、文章,误记干支的例子,多得不可胜举,不是什么稀奇事。为什么脂砚斋“壬午除夕”四个字中“除夕”二字还可信呢?这很好理解,一个人在大年除夕逝世,这样一个时间点,人们一般不会记错。
(节选自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注释)①脂砚斋:《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个批语作者。②敦敏、敦诚兄弟:清宗室,努尔哈赤十二子英王阿济格之后。自小结识曹雪芹,是其最好最熟的朋友。
1.本文作者认为:敦敏《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一诗作于癸未年即乾隆二十八年。以下对其依据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懋斋诗钞》是编年顺录的,年月次序清楚。《小诗代简寄曹雪芹》被编在癸未年作品范围内。
B. 在《懋斋诗钞》的底稿本和清钞本中,《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的前二首诗的题下,注明有“癸未”二字。
C. 在《懋斋诗钞》中,与《小诗代简寄曹雪芹》同年的一首诗,有自注云:“先慈自丁丑见弃,迄今七载。”
D. 《懋斋诗钞》的底本付刊时有所删割,且经收藏者粘缀修整,这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并非编年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曹雪芹死去后的次年,挚友敦敏、敦诚分别作了诗来挽吊他。敦敏作《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录于《懋斋诗钞》;敦诚作《挽曹雪芹》,录于《四松堂集》。
B.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中的“上巳前三日”指敦诚的三十岁生日。敦敏此诗的用意,除表达对曹雪芹的思念和夸赞外,主要是邀请雪芹来给敦诚过生日,一同赏花饮酒。
C. 曹雪芹本系癸未除夕死去的。脂砚斋之所以误为“壬午除夕”,大概是记错了干支。这种因误记干支而弄错某人生卒时间的情形,在史书、碑版、文章中不足为奇。
D. 根据敦诚在甲申年首作的《挽曹雪芹》一诗的自注内容,可以推知:若曹雪芹死于壬午年,那么就会出现先死的曹雪芹为其后死的儿子感伤的荒谬事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敦敏、敦诚兄弟是曹雪芹的亲密朋友,所以他们的诗歌作品中有关曹雪芹的信息更显真实,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曹雪芹的卒年也更可信。
B. 周汝昌能否定胡适成说,确立“曹雪芹卒于癸未除夕”之说,是因为他利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了《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确作于癸未年春。
C. 根据敦诚所说“伊子殇,因感伤成疾”,可以推测曹雪芹的死因:他极可能是因怀丧子之痛,感伤成疾,不治身亡。
D. 虽然“乾隆癸未年北京曾发生严重痘灾,幼儿死亡殆尽”是史实,但若仅凭此就断定雪芹之子夭折于癸未年,则显武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2017年11月北京电视台《演讲者》一期节目中,一名女性演讲者讲述了她在巴基斯坦遇到的一系列受“礼遇”的经历,如“四辆军车开道”“骑警、士兵荷枪实弹簇拥”等,尤其谈到自己在小贩处买裙子时,一名身高一米九的巴基斯坦士兵端起AK-47突击步枪对老板说:“你,买一条,送一条!她,中国人!”该女性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少网友和媒体也如此认为;而有网友认为这恍若抗战时期日占区“女太君”在伪军保护下欺压中国人。
材料二:当地时间2018年1月24日晚,因上海降雪,捷星航空由日本东京成田机场飞往上海浦东机场的GK35次航班被迫取消。原定登机的5名日本籍旅客自行离开机场,175名中国旅客滞留在机场登机口区域。因与机场方沟通不畅,中国旅客与机场方发生小范围冲突,而后集体高唱国歌。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出面交涉,滞留机场的中国旅客终于在26日凌晨顺利返回上海。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中国日益强大,中国人面对外国人的机会也在增加。在对外交往中,中国人应当何以处之?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式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请仿照句①的方式对下文中的比喻论证进行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而绣花时,每一针下针都要准确;绣花也必须是一针一线才能做成的事情;绣花还是个慢功夫,一两天绣不出好花来。
①绣花每一针都要准确,说的是扶贫一定要精准有针对性。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观察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斑马线是一个直观的窗口。斑马线不仅是一道“红线”,①__ 。对行人而言,礼让斑马线,就是守护生命线。因为,与机动车相比,行人是弱势群体,无论从身体的保护上还是行进的速度上,行人都处于劣势。从这一点出发,②__ 。对司机而言,礼让斑马线,③__。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也曾说过:“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做出最大牺牲的人,都被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因此,礼让斑马线,也是对每一位行车司机的道德考量。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们班制作了新的班级文化宣传,尤其有幸的是,校长亲自莅临我班,挥毫泼墨,为我们班补壁添彩。
B. 李老是学界泰斗,年高德劭,学养渊深。我能够忝列门墙,身蒙庭训,实在是感到万分荣幸!
C. 贤伉俪于今日喜结连理,实在可喜可贺!敬祝贤伉俪今后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D. 王老师于杏林辛勤躬耕三十余载,如今桃李遍布天下;每逢教师节,祖国各地的学生纷纷寄来贺卡,令王老师十分欣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量子通讯卫星是一种具备高效传输能力,可以彻底杜绝间谍窃听及破解的保密通信技术,具备抗衡外国的网络攻击的能力。
B.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其标准时速可达350公里每小时,于2017年6月26日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
C. 《厉害了,我的国》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将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以及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述呈现在银幕上,深受观众喜爱。
D.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提议对中国制造的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几小时后,中国做出回击,宣布计划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产水果、猪肉等128种产品中止减让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