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上食埃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2)酾酒临江,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3)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5)荡胸生曾云,_______。    (杜甫《望岳》)

(6)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独学而无友,_______。  (《礼记》) 

(8)见贤思齐焉,_______。(《论语·里仁》)

 

筋骨之强 横槊赋诗 剑阁峥嵘而崔嵬 冰泉冷涩弦凝绝 决眦入归鸟 山肴野蔌 则孤陋而寡闻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筋、槊、赋、峥嵘、崔嵬、眦、肴、蔌、寡、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贺新郎·太白墓和雅存韵

[清]黄景仁(注)

何事催人老?是几处、残山剩水,闲凭闲吊。此是青莲埋骨地,宅近谢家之朓。总一样、文人宿草。只为先生名在上,问青天、有句何能好?打一幅,思君稿。

梦中昨夜逢君笑。把千年、蓬莱清浅,旧游相告。更问后来谁似我,我道才如君少。有亦是、寒郊瘦岛。语罢看君长揖去,顿身轻、一叶如飞鸟。残梦醒,鸡鸣了。

(注)黄景仁:清代乾隆时期诗人,少年即有诗名,一生穷困潦倒。

1.概括上阕中词人抒发的情感。

2.下阕构思奇特,请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张仆射书

韩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孟子有云:令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已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于故旧知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而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   节目:条目    B. 宽假之使不失其性    宽假:宽容

C. 执事之于故旧如此     厚:丰厚    D. 其穷,收之而已耳    哀:同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牒:本指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文中指“文牒”,即官府往来文书的通称。

B. 执事:有“主持工作”“执掌事务的人”“供役使者”等多个义项,文中是对张仆射的敬称。

C. 寅:地支名,文中用以计时,“寅时”,介于“卯时”与“辰时”之间。

D. 伏惟:表示伏身在地上想,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2)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

4.结合全文,概括韩愈认为作为上级应当如何对待下属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诗句中鹧鸪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昔日越王勾践还宫时的繁盛和眼前只剩下几只鹧鸪飞来飞去的凄凉进行对比,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

B.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在词中以对华美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以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C.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戚,勾起了词人悲愤而忧虑的复杂心情。

D.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作者用鹧鸪的鸣叫烘托女郎们的欢快。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孝全

(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   整纪维纲德行服人

(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A. 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 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

C. 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 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饶宗颐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能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欧洲的拼音文字迁就语言,                        ,但汉字却拉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距离。

①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字系统

②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的语音也相差甚远

③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

④虽然中国境内方音各异

⑤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⑥随着语言的分化,方言的出现

A. ③⑤①④②⑥    B. ③①⑥⑤④②

C. ⑥①③⑤④②    D. ⑥①②⑤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