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集贤校理丁君墓表(节选) 欧阳修 君讳宝臣,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集贤校理丁君墓表(节选)

欧阳修

君讳宝臣,字元珍,姓丁氏,常州晋陵人也。其为人外和怡内谨立,望其容貌进趋,知其君子人也。居乡里,以文行称。少孤,与其兄笃于友悌。兄亡,服丧三年,曰:“吾不幸幼失其亲,兄,吾父也。”

君治州县,听决精明,赋役有法,民畏信而便安之。其始治剡也如此,后治诸暨,剡邻邑也,其民闻其来,欢曰:“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而得之。”而君亦以治剡者治之。由是所至有声。及居阁下,淡然不势利动其心,未尝走公卿;与诸学士群居恂恂,人皆爱亲之。

国家自削除僭伪,东南遂无事兵弛备者六十余年矣,而岭外尤甚。其山海荒阔,列郡数十,皆为下州,朝廷命吏,常以一县视之,故其守无城,其戍无兵。一日智高乘不备,陷邕州,杀将吏,有众万余人,顺流而下,浔、梧、封、康诸小州所过如破竹。吏民皆望而散走,独君犹率羸卒百余拒战,杀六七十人,既败,亦走。

初,贼未至,君语其下曰:“幸得兵数千人,伏小湘峡,扼至险,以击骄兵,可必胜也。”乃请兵于广州,九请,不报。又尝得贼者一人,斩之。

贼既平,天子君尝请兵不得,又能拒战杀贼,故他失守者皆夺两官,而君夺一官。已而知其贤,复召用。以治平四年四月某甲子,暴中风眩,一夕卒,享年五十有八。

君之平生,履忧患遭困,处之安,未尝见戚戚色。其于穷达寿夭,知有命,固无憾于其心,知君之贤,哀其志而惜其命止于斯者,不能无恨也。于是相与论著君大节,伐石纪辞,以表见于后世,庶几以慰其思焉。

熙宁元年六月十四日,庐陵欧阳修述。

(注)①智高,指北宋中期广西的少数民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

1.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未尝走公卿谒:拜见

B. 兵弛备者六十余年矣偃:训练

C. 九请,不报凡:一共

D. 又尝得贼者一人觇:窥探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其为人外和怡内谨立     履忧患遭困厄

B. 淡然不势利动其心       天子君尝请兵不得

C. 处之安                 知君之贤

D. 未尝见戚戚色           于是相与论著君大节

3.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听决精明,赋役有法

审理断案精明,(分派)赋税徭役很得法度

B. 而君亦以治剡者治之

而丁君也用治理剡县的方法来治理诸暨

C. 国家自削除僭伪,东南遂无事

自从朝廷削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权,国家东南也就没有什么叛乱发生了

D. 故其守无城,其戍无兵

因此这些州郡的守备并不需要城墙,这些地区的戍卫也不需要士兵

4.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而得之。

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君早年丧父,他对兄长的感情如同对父亲的感情。

B. 无论是剡县还是诸暨,百姓对丁君都既敬畏又信服。

C. 丁君对智高的反叛早有预见,只因援军不得而未果。

D. 平叛之后,天子因赞许丁君的表现,对他处罚较轻。

 

1.B 2.C 3.D 4.这就是那个剡县百姓十分爱戴思念的,认为是不可复得的好县令啊。现在我们这些人竟然有幸得到他。 5.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偃”,结合“兵”“弛”分析可知,译为放下。句意:六十多年以来,军备松懈。故选B。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而”,连词,表示并列。B项,“以”,介词,因为。C项,“然”,“……的样子”;连词,然而。D项,“之”,助词,的。故选C。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D项,注意“无”的意思,应该为”因此这些州郡的防御并没有城墙工事,而其守备力量也没有正规士兵”。故选D。 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此”,代词,这;“爱”,爱戴;“而”,连词,表并列;“剡人爱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判断句);“乃”,竟然;“幸”,有幸;“而”,连词,表修饰;“之”,代词,他。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初,贼未至,君语其下曰:‘幸得兵数千人,伏小湘峡,扼至险,以击骄兵,可必胜也。’乃请兵于广州,凡九请,不报”分析可知,“早有预见”不合文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进行再挖掘和再创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地的各博物馆积极开发文创产品,可谓是各出奇招、异彩纷成

苏州博物馆热销的“衡山杯”采用“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的Logo——文徵明的“衡山”印章图案为设计元素,将印章图案设计在杯底,整个杯子的造型好似一枚文徵明的印章。选用汝瓷这种高雅的表现形式与文徵明文人气度相贴合,使产品的整个调性具有文人气质,符合苏州地域文化一贯的雅致特点。湖南省博物馆自主开发的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是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依据,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功能原理等方面参照了出土文物中的医简、帛书、帛画等研发而成。

仅仅通过产品的设计元素来体现文物的文化内涵还不够,兼顾产品的功能性也是一个重要传播手段。国家博物馆自主开发与合作开发的文化衍生产品有3000多种,以实用性和创新性兼具的消费类日用品为主,如红山玉龙香炉、马头鹿角步摇书签、陶瓷杯垫等。这些产品注重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在展现产品艺术性的同时确保其使用功能,力求潜移默化地传播馆藏文明和中华文化。

对于古老的紫禁城,文创产品如何融入当代生活同样是其文创团队思考的重要问题。以故宫《海错图》为渊源的“紫禁城海底世界”系列产品,以各种形式活化“海错”这一传统IP,包括设计精美的立体装饰画、美观实用的团扇、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香薰加湿器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古代文化元素被设计师用当代语汇和新技术再次演绎,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无疑展现了文创产品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材料二

近年,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仅成为文博机构的共识,而且正真切地成为现实。

故宫博物院从2012年开始就尝试探索基于移动设备的观众服务及藏品介绍应用程序,目前已自主研发并上线了8款应用特色与针对人群各不相同的APP产品。《韩熙载夜宴图》APP运用了大量科学技术手段,共有100个内容注释点、18段专家音视频导读和1篇后记,并有台北“汉唐乐府”表演团体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表现的画中乐舞,从而提供给观众新鲜时尚的交互体验;《每日故宫》APP,从故宫博物院180余万件藏品中精心遴选,每日推出一款珍贵文物,通过网络发送给广大手机用户,从而通过新媒体让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当下生活;《皇帝的一天》APP是故宫博物院专门为9岁至11岁孩子们研发的移动应用,通过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内容,结合交互技术实现有效沟通,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用更有趣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们,有助于改变一些影视剧对宫廷文化的误读。位于故宫端门展厅的“数字博物馆”采用了交互性的数字展览方式。比如其中的“数字沙盘”,除了与传统沙盘一样呈现故宫布局外,还能以影院式等多媒体的方式,为游客讲述故宫如何从帝王执政的紫禁城变成今天的博物院;而数字绘画互动装置《写生珍禽图》,可以使观众通过触摸屏幕来与鸟儿互动,从而获得与画中珍禽异兽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民众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各地文博机构各出新意。不论是国家博物馆与阿里巴巴打造的“文创中国”平台落户上海自贸区,从线上走向了线下,还是苏州博物馆试水时装发布会,让静态的文物行走在时尚前沿……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样式不断出现,正在使高冷的博物馆变得亲切生动。

材料三

目前,各地博物馆的文创开发已经从“萌萌哒”的衍生品向文博IP转型,而展览作为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涌现出新的策展模式。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尝试引进西方策展方式,探索并实行“展览项目制”和具有中国国情的“策展人制度”。

在新的策展机制带动下,很多博物馆都做出了面貌不同于以往的知名展览,除首都博物馆借助热点效应举办“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外,还有以不同层次的观众视角为切入点的“故宫洛阳牡丹展”和“故宫博物院牡丹题材文物展”,有以对比的角度探寻关联性的“青铜的对话”,也有在展陈方式上进行创新的“走进养心殿”等。

2016年末,河南博物院举办的首届中原陶瓷双年展是在策展人制度上的一次成功探索和突破。由法国艺术史学家WendyGers策划的“黏土之约”展览以黏土为主题,通过500多件作品引发我们对自然环境、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景象和生态等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其中60%以上的作品是专门为本次展览特定创作的。同时开幕的三个平行展“前世今生·五大名窑古代精品及当代创新展”“马约里卡千年陶瓷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和“器物的未来——当代生活陶艺邀请展”,策展人全部请自馆外,包括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馆长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这在中国国有博物馆领域是很少见的。

2016年夏天,南京博物院开幕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是南博近10年来文物等级最高、借展文物最多、借展难度最大、借展费用最高的展览。业内人士认为,该展的成功举办是南博施行策展人制度后结下的果实。据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全院中级以上职称的人都有成为策展人的资格,可以自己报选题,审核通过后建立展览项目团队,而策展人可享资金奖励。

策展人理念已经开始走进博物馆,这种全新的策展模式或许会为博物馆带来更多机遇。政策层面也得到反馈,201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与文博单位之间的合作。

1.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天独厚    B. 异彩纷成    C. 雅致    D. 演绎

2.根据材料一,下列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再创造。

B. “衡山杯”的器形和材质都与当地的文化气质协调一致。

C. “马王堆养生枕”系列产品还原了汉代人们的生活面貌。

D. “紫禁城海底世界”系列产品的创作灵感源于《海错图》。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故宫博物院APP产品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故宫博物院APP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为观众提供藏品介绍服务。

B. 《韩熙载夜宴图》APP用科技手段增加了藏品与观众的互动。

C. “每日故宫”APP每天为手机用户推送与其生活相关的文物。

D. 某些APP产品是专门为了纠正人们的文化误读才设计出来的。

4.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正在各地文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成为现实。

B. 同传统展览方式相比,故宫“数字博物馆”体现了数字化和互动性。

C. 各地博物馆文创的共同特点是借助互联网,使产品能紧跟时尚潮流。

D. 具有文化内涵又不断创新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使文物越来越接近大众。

5.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策展人制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符合中国国情的策展人制度的特点是策展人请自馆外。

B. 策展人的资格不会受到国籍、职称、职务等条件的限制。

C. 策展人制度一定会给博物馆带来更多机遇和经济效益。

D. 策展人制度的发展与创新会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6.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与观众交流、使文物“活”起来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激发人们自豪感和荣誉感。5月初在中央电视台排播,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观看。下面是几位学生在一起谈论观影后的感受。

甲:这么多的成就我竟然不知道,真是落伍了,看来不能只读圣贤书,还得关心时代和祖国的发展。

乙:真得感谢那些大国工匠们,创造性地完成了那么多的超级工程,我要励志勤学,成为大国工匠。

丙:不仅是大国工匠,还有许多平凡的建设者、以及一代代的奋斗者,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仰和点赞。

丁:我们既要看到辉煌成就,也要查找不足之处,继续奋斗让祖国更厉害,更快地实现民族的复兴。

材料中学生的观影感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不超过9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环境的变化,自然界的许多动物要冬眠,而海参却要夏眠。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海参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而浮游生物习性特别,①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海面水冷,它们主要生活在海底;夏季海面水温升高,它们都浮上来觅食和繁殖。生活在海底的海参,②_________________,只好用休眠的方式来维持生命。因此,海参的夏眠与其他生物的冬眠一样,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天气渐冷,老师您又工作繁忙,一定要保重身体,注意休息,学生在广州敬祝教安。

B. 国庆节期间,爸爸想去登山,儿子想去游泳,父子二人磋商半天,也没有达成共识。

C. 下月6号是老张乔迁新居的日子,他特地备下薄酒,邀请我们小酌几杯,共叙情谊。

D. 承蒙先生赠我一本最新著作,必当惠存,认真拜读、研究,过几日再向您当面请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