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教是不是宗教?本来儒教的“教”有教化的含义,与欧洲宗教原来的意义接近,但由于近代以来,欧洲宗教概念发生变化,变成了跟世俗、跟科学相对立的概念,以这样的方法和角度去衡量中国的儒教,很多人就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学理,而不是宗教。近代以来,中国很多人就认为儒教不是宗教,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我们为了避免儒教和现今宗教相混淆,就都称儒教为儒家了。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者又提出来一个观点,即儒教也是一种宗教。最初提出并比较坚持这个说法的是任继愈先生。他的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宗教,中国的文化里面也有宗教。
五四以来,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他认为儒教具备了宗教所具有的特征。它有其经典,有基本的教义,还有传授、传播这些教义的儒士,还有宗教的仪式,以宗教的性质来界定,儒教全部具备。
儒教或是儒家,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它发生在汉代,主要是西汉。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情况出现,一是将孔子抬高到教主的地位,将孔子称为“素王”,素王就是没有王位的王,是个教主。汉代确定了“五经”作为儒家最根本的经典。围绕着“五经”就出现了一大批的纬书,“纬”是配合“经”的。这些纬书对孔子做了描述打扮,说孔子的脑袋很大,脑袋上还有坑,有河马那样大的嘴,在这种描述下孔子已经不是人了,而是一个神,这就将孔子神化了。另外,还完成了很乡教典的整理,如《礼记》。在古代,礼有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讲管制,主要涉及官的制度和职位设置等内容,《仪礼》则规定了各种各样的礼仪制度。《礼记》对于《仪礼》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细化了《仪礼》中的各种仪轨,用以管理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样一些事情。
到了汉末,因为儒家强调人的道德品行是判断人的最根本原则,汉代选拔官吏实行“察举制”,人才选拔,孝和廉是基本条件。推举都是基层推举,由乡里或村里推举,当然也不是随便推了就算数,还要认证。除了孝之外还有廉,廉指清廉、廉正、刚正不阿。这个本来应该是很好的事情,但推行久了弊病也随之产生。按照儒家的观点,孝,除了生前好好供养父母,死后还要守丧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个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你当再大的官,父母去世都要马上停职去守孝,明清都是这样的,这是衡量一个人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汉代时就是以这样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
另外,“五经”已经到了这种地位:很多人都去注释“五经”,“五经”中的一个字就有上万字的解释,人一辈子读经都读不完,被称为“皓首穷经”。因此汉末学风上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玄学”,意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儒家宗教化的进程被遏制了,要不然的话,它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的宗教。
(据凤凰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儒教”和“宗教”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代以来,欧洲宗教概念发生变化,跟世俗、跟科学相对立,而儒教的“教”有教化的含义,与欧洲宗教原来的意义接近,据此很多人认为儒教就是一种学理,而不是宗教。
B. 近代以来,中国很多人都不认同儒教是宗教,因此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儒教就被称作儒家了。
C.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者提出儒教也是一种宗教,他们认为宗教是文化的必然产物,五四以来,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
D. 有经典,有教义,有传授、传播教义的儒士,有仪式是判定一种思想或者文化是宗教的条件,据此可以判定,儒教即是宗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西汉是儒教宗教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先是将孔子抬高到教主地位,完成了孔子的神化,之后又完成了很多教典的整理,如《礼记》。
B. 《仪礼》当中所阐发的思想,以及对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礼仪制度的细化在儒教宗教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C. 汉末产生的玄学,是一次学风上的转变,也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成为遏制儒家宗教化进程的一个因素。
D. 西汉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纬书,这些纬书对孑L子做了描述打扮,将孔子称为“素王”,这些描述打扮目的在于神化孑L子,提升其地位,因而全都是不可信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末人才选拔实行“察举制”,具备了“孝”和“廉”这些基本条件,就有可能被推举、认证成为官吏。
B. 从汉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可以看出,汉末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品行的巨大影响是儒教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的重要表现。
C. 围绕“儒教是不是宗教”,文章先摆出了两种不同观点,接着论述了儒教或儒家在汉代确实有一个宗教化的过程,最后阐述了遏制儒家宗教化的进程的两个原因,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D. 汉末,“孝”和“廉”作为人的道德品行成为人才选拔的基本条件,“皓首穷经”的无奈致使“玄学”产生,这些遏制了儒家宗教化的进程,使儒家没有成为中国的宗教。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1)真者, 精诚之至也 ,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3)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高尔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那些感悟与联想,请以“真情”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某学校语文组要举行经典文言文教学大赛,赛前有一个经典课文推介广告,请你从三篇经典古文中任选一篇,用对联的形式为赛课教师准备一个课文推介广告。所写对联要与经典古文内容吻合。
示例:郑庄公思前想后求贤士
烛之武能言善辩退秦师
供选篇目:①《烛之武退秦师》②《荆轲刺秦王》③《鸿门宴》
选篇目:_________________
拟对联: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选篇目:《鸿门宴》
拟对联:鸿门设宴,项羽优柔寡断放虎归山留后患
新丰请罪,刘邦包羞忍耻趁机脱逃得江山
(按对联的一般要求酌情给分)
诗人艾青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歌咏了保姆大堰河给予“我”的无私的母爱,季羡林用散文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而当今很多人喜欢在母亲节或其他节庆时用短信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根据下列短信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将其补充完整。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 。母亲您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您是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B.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C.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D.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下面一首《沁园春》上阙打乱了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 蹭蹬归来,闭门独坐,赢得穷吟诗句清。
② 费十年灯火,读书读史,四方奔走,求利求名。
③ 夫诗者,皆吾侬平日,愁叹之声。
④ 一曲狂歌,有百余言,说尽一生。
A. ②④①③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②③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