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楚将宋义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①,宋义曰:“公将见武信君②乎?臣论其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项梁死,章邯军巨鹿南。
高陵君显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乃置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令王离、涉间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父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乃饮酒高会,而不引兵渡河取食于赵。且夫强秦攻赵,必举。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后项羽斩宋义头,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杀宋义子。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将救巨鹿。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选自《项羽本纪》,有删改)
①陵君是封号,名叫显 ②武信君,即项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B.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C.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D.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兵/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军”位列于诸军之首,后来也指将军名号。文中“卿子冠军”是上将军宋义的谥号。
B. “社稷”旧时指国家。“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之臣”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C. 文章第三段,项羽杀宋义后引兵渡河,之后情节可引申出成语“破釜沉舟”“作壁上观”。
D. 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辕相对为门,称“辕门”。后来用它指代军营之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义能够审时度势。宋义曾预料项梁兵败,路遇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劝其慢行以免及祸。
B. 项梁刚愎自用。他没有听从宋义的劝谏,任将士骄惰,结果在定陶一战中被秦将章邯打败。
C. 项羽英勇无畏。巨鹿之战中他率将士誓死决战,最终大败秦军,赢得诸侯上将军的威名。
D. 项羽心狠手辣。他假托君命擅杀宋义;巨鹿之战俘虏秦将王离、涉间,并将其活活烧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乃饮酒高会,而不引兵渡河取食于赵。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
李白思想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杂糅名、墨、法、兵诸家思想,其思想体系之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无疑是儒家“亚圣”——孟子的修、齐、治、平思想及其调和儒道两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学说。故与先秦至盛唐众多知识分子先入世、后出世的人生选择如出一辙,李白终其一生,均对博取高官、建功立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
李白一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望而奋斗,但结果既未能自布衣直取卿相、兼济天下,也未能从宦途从容隐退、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冷静地审视历史事实,李白之所以“怀才不遭”,成为政治上的悲剧人物,除了政治黑暗和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李白本人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的匮乏。首先李白对政治幼稚无知,其大言不切于实际和虚名不适于用。因此,在人生的几次大好机遇中,他均未能把握住,以致坐失良机,徒成悔恨。其次李白志行的游移不定与情绪的瞬息多变,显然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既有雄心壮志,也有颓唐潦倒;既有进取精神,也有消沉意态;既有张扬自我、不卑不亢。也有曲意逢迎、自责自怜;既有爱国赤诚、民本良愿,也有狎妓解闷、泄愤恶念。总之,李白的情绪多变与放浪形骸,早已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碌碌无为、含恨而终的必然命运。
可见,诗仙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其实并不是写诗,而是在于从政。但是作为诗人,他是“谪仙人”。作为政治人物,他却只是个“凡人”,甚至沦落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是彻底的失败者。李白的悲剧就在于他没有政治才能却总是希望在政治上大干一番,而且是至死不悟,这就必然要导致他四处碰壁,一败再败的悲剧结局。
也许正是因为政治上惨遭失败,反过来又促使诗人“不平则鸣”,在文学领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李白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转移到他所热爱的诗歌创作时,诗人的爱国赤诚、善良人性、潇洒风神、天赋才情和主体精神则如大江奔海、熔岩乍喷般挥洒自如,并幻化成无数扣人心弦的千古绝唱。
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在专著的数量和质量上,可谓“扬杜而抑李”了,其实,更多的研究者离李白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很远,离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更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以儒家学术为体,道家、纵横家学术为用,名、墨、法、兵思想因此糅合。
B. 李白思想体系博杂,实属少见,然浸透其骨髓,主宰其一生的是儒家思想及学说。
C. 李白在文学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导致其政治上惨遭失败,这又使其不平则鸣。
D. 研究李白应重视其诗歌背后的人性挖掘,不能远离其浪漫主义精神的根源与神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李白的政治悲剧与文学成就进行了论证分析,指出了其政治悲剧产生的原因。
B. 文章分析指出,李白成为政治悲剧人物的重要原因是其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上的匮乏。
C. 文章第二段采用总分逻辑关系,多角度分析论证了李白终生与失意和挫折为伍的原因。
D. 文章指出李白一生的主要兴趣不是写诗,而是从政,这是受孟子思想学说影响的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白政治上碌碌无为并惨遭失败,这或许是他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直接原因。
B. 本文阐述了李白的政治悲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末段委婉指出研究李白的方向。
C. 作者认为李白与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相比,其在诗歌的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及杜甫。
D. 如果李白具有很好的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那么他有可能在政治上实现远大抱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五句是某校高三年级张贴的标语,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刘向
非学无以广志,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未来。——马克思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或格式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关于举办 “ 读书引领人生,写作点亮梦想”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写作意识,我校将于 4 月 27 日在学术报告厅举办关于“读书引领人生,写作点亮梦想”的讲座。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李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报告厅,细心聆听李老师的精彩讲座。
2018 年 4 月 26 日
xx 中学教务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 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 ,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植入了城市的安全保障,作为城市管理者 。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 ,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 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 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 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推陈出新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 新陈代谢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推己及人
C. 新陈代谢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 推陈出新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以己度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来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有效避免的问题。
D. 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与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