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

下面是某中学高三年级家长会通知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找出并说明如何修改。

通知

各位家长: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兹定于2018年10月15日在我校综合楼一楼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届时我们将道报全市第一次统考的绩,分析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并与大家一起碰商高考复习的相关事宜。不得缺席,请务必准时到会!

2018年10月8日

×中学高三年级部

 

(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不符合应用文语言要求,应删除。 (2)开会的时间应该具体详细,如“2018年10月15日上午10点”。 (3)“磋商”改为“讨论”。 (4)“不得缺席”是命令式语气,应删除。 (5)落款处时间应放最后一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通知”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从其格式看,被通知的一方的称谓应顶格写。从内容上看,应简明准确地把通知的事情交代清楚,本通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这样的话,它们属于文学语体,不符合“通知”的要求。另外本通知没有说明开会的具体时间。“通知”还有语言得体的要求,“磋商”,是谈判双方对报价和交易条件进行反复协商,或是做出必要的让步,或是得到一定的利益的过程。改为“讨论”。“不得缺席”是命令式语气,应删除。结合“通知”的特点分析,落款处时间应放最后一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万里长江,上中下游共进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在治理长江的过程中,(    ),建立健全长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密切合作,形成整体合力。

从长远来看,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破除旧动能的同时,也要不断培育新动能。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决不能再走              的老路,决不能再让厂房污水横流、码头沙石漫天、轮船肆意排放的场景重现……同时,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要      ,稳扎稳打,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尤其是要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打破老百姓“旧饭碗”的同时,也要让其拥有“新饭碗”。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万里长江,跨峻岭险滩,纳百川千湖,孕育着      的中华文明。治好“长江病”,关乎发展全局,是任务所在,也是规律使然。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之风,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

B.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之风,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

C.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目前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行为。

D.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刹住无序开发,限制排污总量,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坏沿岸生态。

2.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既要各自守土有责,也要在“共”上下功夫

B. 既要各自守土有责,也要在“严”上下功夫

C. 不仅要各自守土有责,还要在“共”上下功夫

D. 不仅要各自守土有责,还要在“严”上下功夫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因小失大    急功近利    统筹兼顾    源远流长

B. 舍本逐末    急功近利    因地制宜    源远流长

C. 因小失大    好高骛远    统筹兼顾    源源不断

D. 舍本逐末    好高骛远    因地制宜    源源不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3)自古以来,大爱情怀和自我牺牲是中华民族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精神特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两句,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①“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②“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1.下列关于本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首联的“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闲散安逸的情怀。

B. 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唯有木槿、露葵相伴,突出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

C. 尾联运用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

D.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2.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诗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犹不改。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乎,越竟乃免。”

(节选自《左传》)

(注)①胹:煮。②溜:通“霤”,屋檐下接水的沟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躲避。

B.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鲜:少。

C.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趋:趋向。

D.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书法:记事的原则。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B.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C.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D.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记述晋灵公实行暴政的史实,他非但不接受赵盾、士季的讽谏,反而多次欲除掉向他进谏的人,最终被臣下弑杀。

B. 本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紧张曲折,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动人心魄,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C. 赵盾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深受人们敬重,在生死关头,锄麂、提弥明和灵辄都挺身而出保护他,为此锄麑、提弥明自杀,灵辄出逃。

D. 太史董狐在史书里面记载“赵盾弑其君”,是因为他认为赵盾没有尽到臣子保护君主的责任。“弑”字体现了“不隐恶”的春秋笔法。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2)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来自美国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的数据显示,在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推动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在2022年达到1.8万亿美元。

从Forrester发布的《中国的电子商务: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的趋势和前景》报告来看,到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美元,这一市场规模将是美国7130亿美元的两倍多,是日本1590亿美元的10倍。

到2018年年底,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价值万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市场。然而,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的渗透率只有38%,Forrester认为中国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到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预计将以8.5%的年复合率稳步增长。

而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仍将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拼多多、小红书等新兴电子商务平台也处于快速发展中。

(摘编自李文瑶《外媒: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美国两倍》,环球网2018年8月21日)

材料二:

过去几年,电商扶贫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阿里巴巴旗下农村淘宝业务,是被官员们提及最多、期待最大的核心玩家之一。农村淘宝持续调整和迭代自己的业务模式,从去年开始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更适合“农产品上行”,真正能够使电子商务的“赋能”作用落在实处的方式方法。

农村淘宝通过搭建上、下行的双向供应链、物流、冷链等商业基础设施,帮助当地梳理、明确和培育出适合本地发展的产品、产业,使当地经济实现产业兴旺,让农民可持续、稳定获得经济收益,实现减贫、脱贫、致富。

很多农作物其实并不能满足城市消费升级需求。但农村淘宝通过大数据,将城市餐桌需求和城市消费升级需求,反馈到乡村种植和生产端,帮农民选品、选苗。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农业技术专家、农业科技以及高质量的农资农具实现有质量增长。

在新时代振兴乡村,必须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动能”。农村淘宝不仅在乡村搭建了一套商业基础设施和新商业生态,更有希望催生出新的乡村文明和农业文明。

(摘编自崔丽丽《工信部电商顾问:农村电商正催生新乡村文明》,海外网2018年8月22日)

材料三:

“纯电商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今年的818发烧购物节发布会上,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表示,苏宁将彻底告别纯电商购物节,要用智慧零售新场景,犁一遍零售的土地。

纯电商平台的危机在近年愈发严峻。行业竞争的加剧,零售商在线上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而种类繁多的购物节层出不穷,也让消费者对“购物节”产生了审美疲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意味着电商平台需要更加灵活的营销策略和玩法,场景化新零售模式进入人们的视线。

苏宁率先试水的“超燃星城”8月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这个集消费与场景体验于一身的活动有着明确指向——抢滩场景化新零售市场。

在南京新街口苏宁体育Biu无人店,当顾客拿着衣服靠近智能试衣镜时,“魔镜”屏幕画面会迅速切换,显示商品详情。在智能试衣间,顾客可以点击镜面,切换室内、室外和夜跑等不同场景画面,改变试衣间光线,查看相应场景下的试穿效果……这些场景不仅是购物场所,也是获取客户重要数据的情报站、雷达站。顾客试哪件衣服、时间长短等相关动作会被后台采集并计数,汇入大数据平台,作为洞察消费的依据,指导后端供应链优化。

“苏宁打造超燃星城的目的,就是用线下场景获取客户,在线上进行消费、信息的转化,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说,“未来的零售很可能是场景互联网的零售。”

(摘编自李禾《智慧零售,能否捍卫电商的美好时代》,科技日报2018年8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达1.8万亿美元,是美国7130亿美元的两倍多,是日本1590亿美元的10倍。

B.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中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其它平台也处在快速发展中。

C. 农村淘宝使当地经济实现产业兴旺,让农民可持续、稳定获得经济收益,实现减贫、脱贫、致富。

D. 农村淘宝不仅在乡村搭建了一套商业基础设施和新商业生态,更有希望催生出新的乡村文明和农业文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农村淘宝通过搭建上、下行的双向供应链、物流、冷链等商业基础设施,逐渐摸索出了更适合“农产品上行”的业务模式。

B. 农村淘宝通过大数据,将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反馈到乡村种植和生产端,帮农民选品、选苗,从而满足城市消费升级需求。

C. 种类繁多的购物节层出不穷,也让消费者产生了审美疲劳,场景化新零售模式就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新营销模式。

D. 孙为民认为,未来的零售是场景互联网的零售,即用线下场景获取客户,在线上进行消费、信息的转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