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探更广地认识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B. 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那时候,人们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

C. 概括让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共性,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因而几乎每个早期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D. 古人类充满智慧,能够从众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之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

B. 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用具体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这都反映了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C. 早期的低下的象形文字是人类在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将形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只能通过形象来了解其意义的一些符号。

D.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辩证发展。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维的宝贵资源,因而,当下对古文字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

B. 古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这说明古代东西方人的思维中存有相同的因子。

C.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辩证地发展,推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

D. 文字的产生是以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因而,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

 

1.A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文字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错误,“它”指代不当,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由此可见,古文字是考古工具,并非是“文字”,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A。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早期的低下的象形文字……”错误,“低下的象形文字”于文无据。文章第三段说的是“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并非是“低下的象形文字”,文中说的是“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故选C。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不当,说法过于绝对化,从文中来看,并非所有文字都是太抽象的符号,另外文中说的是“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并不是“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是__________。这部著作是在长期流传的__________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了林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也是封建社会____________的最典型的例子。

 

查看答案

判断题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通过写官府的步步紧逼林冲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揭露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______

(2)“那雪正下得紧。”中“紧”被叶圣陶先生喻为“神韵”,这一字使文章境界全出。______

(3)古典小说中的“话说”是作者在古代白话章回小说中的惯用套语,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开启下文。______

(4)林冲对李小二解释到沧州的原因是“我因恶了高太尉……”,林冲这样说是因为他虽被高俅陷害,但还是对高俅充满了敬重之情。______

(5)作者对林冲在“盖火盆”、“寻火种”的细节描写从情节上看,说明草场起火是陆谦等人放火;从性格上看,说明林冲细心、缜密。______

 

查看答案

对“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一句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推动故事情节,一步紧似一步地向前发展。

B. 暗示林冲不幸命运和悲惨遭遇。

C. 表现林冲安于现状的性格特点。

D. 渲染荒凉、破败、冷酷的气氛,为林冲提供特殊的生活环境。

 

查看答案

(题文)对以下三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场大雪来。

②那雪正下得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A. ①句渲染了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②③句都写出了雪势。

B. ①句用恶劣的天气烘托林冲这一落难英雄的心境,同时也预示着一场更大的灾难的来临。②句中“紧”突出雪势,也暗示了形势发展十分严峻。③句渲染悲壮的气氛。

C. ①句以景衬人,预示人物将面临更大的灾难。②句渲染悲壮的气氛。③句“紧”暗示阴谋越来越近,林冲处境越来越危险。

D. ①句渲染了悲壮的气氛。②③句中“紧”的作用一样,都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查看答案

对于下列各句的古今意义解释得不对的一项是

A. 我今恶了高太尉。   古义:冒犯、触怒    今义:厌恶

B.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 古义:拿      今义:将来、将要

C. 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 古义:见      今义:说话

D. 好歹要结果他的性命。 古义:结束        今义:杀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