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河坊 俞平伯 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河坊

俞平伯

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

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

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烦枚举。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

⑤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

⑥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我时时看见这诗句自己的影子。

⑦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注)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

⑧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

⑨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

(注)佩弦,朱自清的字。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

B. 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C. 文章第⑦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荐,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

D. 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

2.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文章第⑨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

 

1.C 2.①清河坊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让我依恋。②清河坊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徘徊与笑语。 3.①内容上:以写曾经江上泛舟、水边系缆、水面寂寥也耐看耐寻味,与前文描写的景物与抒发情感形成照应。②结构上:收束全文。③主题上:含蓄地表现本文的主题,世上胜迹有了人的足迹、情感、记忆和领悟,才不会只是一道客观存在的风景,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荐”不当。从文章第⑦段“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以诗作保证的”来看,朱自清曾“以诗作保证”,但并没有“以诗为荐”。 2.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作者独写“清河坊”的原因,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清河坊”的特点,以及“我”对清河坊的感受,然后归纳。如文中说“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作者说“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据此可总结出本题答案。 3.试题分析:本题所考查诗句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处,从结构上收束了全文。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因为曾在这里泛过舟系过乌篷船,无名的水没有情感也觉得看着有味道,这就与上文对清河坊的描写形成了呼应。另外,这两句诗也是对上文“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的进一步揭示,有暗示主题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买用文体的情感张力。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

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

(删改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

B. 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

C. 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

D. 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全文出现了三、五言和杂言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

B. 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

C. 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

D. 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

B. 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

C. 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

D. 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文学发展有一定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

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

请以“我看实力”或“我的实力”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必先为史”不是要回眸先人的旧时旧景,而是审视今人的今夕明夕;不是重复“前事不忘”的故事,而是重在探究“后事之师”的规律。历史非陈腐的昨日之舟,而是站在前人肩膀上驾驭的明日之船。如果我们不知道未来怎样前进,看看过去怎样走来。

①非要_____②该_____③不妨_______④绝_____⑤为了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在生产机器人的时候,为了机器人自身的安全,往往会给它们________。但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再加上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很容易使它形成一种反抗人类指令的机制。_____ ,而是在现实中机器人通过对经验的总结自动形成的。当然,这只是机器人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您百忙中斧正我的大作,我不胜感激,以后我会时常向您叨教,以求增长学识。

B. 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让利促销,我垂询了几款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便宜多少。

C. 本人贵体近年来颇呈衰弱之象,经常失眠以至精神倦怠,记忆减退,医生力劝休养。

D. 前月家母七十岁生日,本不敢惊扰大家,承您老来信赐以祝辞,晚辈万分不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