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青年记者去一个经济、生产都较落后的山村,采访一些年老的村民,问了几个问题。下列...

某青年记者去一个经济、生产都较落后的山村,采访一些年老的村民,问了几个问题。下列几个问题中较得体的一个是(     )

A. 听说这里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生活水平也不高,请您谈谈你们的生活现状好吗?

B. 不久就会有新铺的公路从村边过,村里的面貌肯定会有大的改观,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上一个新台阶。听到这个消息,您有什么感想?

C. 您长到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山,是不是觉得很遗憾呀?

D. 路修好了之后,我还会来,到时候接您到山外面看看好吗?

 

D 【解析】试题分析:A项,“生活水平也不高“过于直白;B项,“肯定会有大的改观”过于绝对;C项,“您长到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山”过于直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之作。

B. 店主让这支据说是充满了现代都市人温馨怀旧情怀的时髦旋律悠扬潇洒地无时无刻地在我家窗外的空中飞扬。它颠来倒去,循环往复。

C. 很多有“超前意识”的家长从小就对孩子加大英语学习的投入,少儿英语学校和培训班门庭若市、财源滚滚,中文反遭冷落。

D.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良好的开局,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国家战略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为吸引眼球,自媒体故弄玄虚、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与民众生活生死攸关的食品安全领域,常常成为某些缺少操守者制造恐慌的重灾区。

②在医院的行业作风建设中,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德,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矛盾。

③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市一度人去楼空,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现在这座城市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

④法西斯列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心劳日拙,不仅没有实现他们的政治野心,而且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⑤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⑥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时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的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释]此词是王安石二次罢相后隐居金陵的作品。①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②邯郸道: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词的前两句描绘了山间清幽美丽的图景,“柔蓝”极言水色清碧,“萦花草”烘托了烂漫春光。

B. 上阙“茅屋数间窗窈窕”交代了词人住所环境,“茅屋”“窗窈窕”暗示了词人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

C. “欹眠似听朝鸡”写诗人由“鸟语”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听到的“鸡鸣”,不禁悲从中生,表达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无奈之情。

D. “忽忆故人今总老”一句表面上感慨故人已老,实际上是伤己,感叹自己不再年轻。

E. 全词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举规上计掾。其后羌众大合,攻烧陇西,朝廷患之。规乃上疏求乞自效,时帝不能用。冲、质之间,梁太后临朝,规举贤良方正。对策曰:今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周、邵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姻族,今日立号虽尊可也,实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梁冀忿其刺己,以规为下第,拜郎中。托疾免归,州郡承冀旨,几陷死者再三。遂以《诗》、《易》教授,门徒三百余人,积十四年。后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皆不就。时,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令其文降。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后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在事数岁,北边威服。永康元年,征为尚书。后迁弘农太守,封寿成亭侯,邑二百户,让封不受。再转为护羌校尉。熹平三年,以疾召还,未至,卒于穀城,年七十一。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B.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C.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D. 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羌,我国古代西部的游牧民族;羌戎,泛指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B. 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 公车,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文中指上书言事。

D. 玺书,古代以泥加封的印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甫规颇有谋略,骁勇善战。中郎将宗资讨伐叔孙无忌未果,皇甫规任太山太守,多用计谋,平定贼人。

B. 皇甫规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他建言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应谦虚节俭,讲求儒家治术,因此得罪梁冀,被罢免官职。

C. 皇甫规为人磊落,推举贤能。他任度辽将军数月后,认为张奂才气与谋略兼而有之,向朝廷举荐张奂为正将,自己甘愿做副手。

D. 皇甫规刚者易折,饱受陷害。他在外为将多年,军功赫赫,但其为人刚直,检举揭发了很多人,又不愿与宦官交往联系,受到众人的诬陷打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

(2)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令其文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